小花文档网综合范文其他范文内容页

最新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九篇(大全)

2023-07-20其他范文下载文档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篇一

坚定信念 百折不挠

1920xx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导致第一次大革命失败。据不完全统计,从1920xx年3月至1920xx年上半年,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万多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和著名的党的活动家陈延年、赵世炎、罗亦农、向警予、陈乔年、夏明翰、萧楚女等相继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下,全国党员数量由大革命高潮时期的6万人急剧减少到1万多人,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但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继续战斗了。

1920xx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著名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改组省委并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0xx年9月9日,起义军分路发动进攻,欲包围并夺取长沙,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遭受严重挫折。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当机立断,改变原定部署,决定到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区寻求立足地,以保存革命力量,再图发展。此时,部队从原来5000多人锐减到不及千人,缺乏弹药,没有给养,士气低落消沉,不少人开了小差。9月29日,前委决定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改编,把原来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实行民主管理制度,这成为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毛泽东鼓励大家说:“贺龙同志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当军长,带了一军人。我们现在不只两把菜刀,我们有两营人,还怕干不起来吗?没有挫折和失败,就不会有成功!”

毛泽东的讲话极大地鼓舞了指战员的士气,整编后的军队以坚定的步伐开始了向井冈山的伟大进军。10月7日,毛泽东率部队到达江西宁冈县茅坪,10月27日进入井冈山的中心茨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0xx年初,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向井冈山转移,在部队因受到反动武装袭击和寒冷、饥饿、疾病的残酷折磨而濒临瓦解的关键时刻,朱德、陈毅及时整顿部队,激励斗志:“要革命的,跟我走!”“只有经过失败考验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要做失败时的英雄。”1920xx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部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在宁冈砻市会师。一身戎装的毛泽东紧紧地握住朱德的手,深情而风趣地说:“师长见军长,我要讲军容啊!我是第一次挎驳壳枪。”会师后的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和军委书记,朱德任军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力量从原来的20xx人增加到全盛时期的1万多人。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700多人到达井冈山,与红四军胜利会合,进一步壮大了红军力量。

红军队伍虽然壮大了,但较之数百万国民党军队是微乎其微的,加之根据地经济落后,物质给养极为匮乏,一些人产生了悲观情绪,有人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为此,毛泽东在1920xx年10月召开的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全面深刻地阐述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问题,使广大红军指战员在革命低潮时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边界党组织还注重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坚定了根据地军民为工农阶级利益而战的革命信念和意志。在龙源口战斗中,28团的3营营长肖劲身负重伤,肠子都掉出来了,他用裹腿布扎好腹部,继续率部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班长马奕福在9次负伤的情况下,用身体堵住敌人的机枪口,掩护部队开展反攻。中共莲花县委书记刘仁堪在1920xx年1月不幸被捕,敌人先是许以高官厚禄,后又施以严刑拷打,他始终不为所动、坚贞不屈。敌人残忍地割下他的舌头,他便用脚趾蘸着自己的鲜血,在地上写下了“革命成功万岁”6个大字,最后壮烈牺牲。农民党员贺页朵为了不让敌人搜到自己手写的入党宣誓词,一直将它藏在榨油坊的屋檐下,每当夜深人静时就取下来;反复地看,默默地读。他按照入党介绍人“宁愿被杀头,也不能对任何人”嘱咐,直到全国解放前,连儿孙们都没告诉,他说“因为这是党的机密啊!”贺页朵坚守了一个普通党员灵魂深处的忠诚信念,也保存了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顽强生命力、战斗力的一个见证。

实事求是 敢闯新路

在八七会议以前,我们党一直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城市中心论"。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仍然留在上海,而且依旧把工作重心和武装起义的着眼点放在城市。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受挫后毅然带领部队去农村开展游击战争,被党内“左”倾领导者指责为“右倾逃跑主义”、“在政治上犯了严重错误”,并于1920xx年11月被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撤消了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湖南省委委员职务,让他只担任不能过问地方党的事务的师长。

但是,在曲折和逆境面前,毛泽东不灰心、不气馁,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国内外形势,终于在井冈山建立起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组建了第一支中国工农红军,颁布了第一部代表农民阶级利益的《土地法》,开展了第一次整党运动,建立了湘赣边界第一个工农兵红色政权,开辟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正如彭德怀后来所说:在苏区时,我们都只看到山,前后都是山,只有毛泽东看到山中不同的路,摸清一条正确的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成功实践为各地起义部队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树立了榜样,“星星之火”很快形成燎原之势,全国先后建立了10多块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重新凝聚起新的力量,燃起新的希望。

毛泽东选择在地处湘赣边界罗宵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综合考虑了各种有利因素:这个地区群众基础比较好,大革命时期湘赣边界各县曾经建立过党的组织和农民协会;原在这里的袁文才、王佐率领的部队虽然大体还属于旧式农民武装的性质,但愿意同工农革命军联合;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地处湘赣边界,距离国民党统治中心比较远,湘赣两省军阀之间又存在矛盾,对这个地区的控制力量比较薄弱。这些都体现出实事求是的精神。

坚持实事求是、敢闯新路,就不能唯上而要唯实。当时湖南省委代表反对毛泽东以井冈山为大本营的思想,要红军脱离根据地毫不犹豫地向湘南发展。毛泽东经过分析,“认为湘南危险,决定不执行省委的意见"。但是,省委代表却利用29团的乡土观念拉其打郴州,结果造成 “八月失败”,致使红军数量上损失约一半。在血的教训中,大家才认识到毛泽东主张的正确性。对当时“左”倾盲动主义者提出的“使小资产变成无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的烧杀政策,毛泽东坚决予以批评和制止,指出烧杀是一种脱离群众的错误政策,反动派的房屋留给群众住不是更好吗?对于工商业者特别是地主兼营工商业者,毛泽东也主张循循善诱地进行政策教育:现在的革命只能打倒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阶级,对这些人只能没收封建剥削部分,商业部分连一个红枣也不能动。毛泽东就是以这种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气概培育起井冈山精神,进而引导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

依靠群众 勇于胜利

红军之所以能在井冈山站稳脚跟并逐渐发展壮大,最根本的就是因为他们始终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与人民群众结下了鱼水之情。上井冈山之初,毛泽东身背斗笠,脚穿草鞋,走遍了整个罗霄山脉,对井冈山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而周密的社会调查,先后写出了《永新调查》、《宁冈调查》,提出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第一,打仗消灭敌人;第二,打土豪筹款子;第三,做群众工作,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1920xx年11月28日,由谭震林担任主席的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此后湘赣边界县级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最多时达到6个。农民们最关心的是关系到他们根本利益的土地问题。因此,1920xx年5月至17月,边界各县掀起了全面分田的高潮,毛泽东还亲自帮助农民写分田牌。农民们欣喜地看到:毛泽东走到哪里,土豪打到哪里,田地分到哪里。“民众在打土豪后相信毛司令,在分田地后相信党相信苏维埃”,他们从事实中认识到党和红军是为他们的利益而奋斗,就全力支持红军和根据地的斗争。

要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必须有严明的纪律。还是在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时,毛泽东就在荆竹山针对少数人的违纪问题颁布了三大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群众一个红薯;第三打土豪要归公。一位熟悉井冈山历史的中央领导曾向人们解读了这“三大纪律”更深的内涵:第一条是政治纪律,第二条是群众工作纪律,第三条是经济纪律。1920xx年4月初,毛泽东在桂东县沙田圩又宣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大纪律第一、三不变,第二改为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六项注意是: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它成为后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基本内容。宣布后毛泽东又说,军民关系要搞好,部队纪律非严格遵守不可,否则就要打败仗。红军正是靠严明的纪律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正如群众在歌谣中所唱道:“毛委员部队纪律明,到处受欢迎。”

红军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战,井冈山人民就把革命当作自己的生命和无上光荣的旗帜。i920xx年10月至1920xx年1月,在井冈山红军与敌人大小近百次、平均数天一次的战斗中,人民群众纷纷为红军送茶送饭、站岗放哨、捕捉敌情、参加战斗、慰问战士、护理伤员,有力地保证了红军连续粉碎江西敌人的4次“进剿”、湘赣两省敌军的3次“会剿”,取得重大胜利。如,6月的龙源口战斗,歼敌一个团,击溃两个团,缴枪1000多支。井冈山流传着一首歌谣称颂龙源口大捷:“毛委员领兵在井冈,红军力量坚又强。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支‘羊’(指江西军阀杨池生、杨如轩)。”

1920xx年1月初,为了解决红军给养、以“围魏救赵”战略粉碎敌人的第三次“会剿”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向赣南发展革命地盘,由彭德怀等率红五军700余人和800余名红军伤病员留守井冈山。红四军出发时虽然不打算惊动当地的老乡,但还是有许多人在清晨冒着凛冽的山风前来送行,后来一首《十送红军》的民歌非常形象地描写了当时军民两依依的情景。红四军走后,敌人以比红五军多三四十倍的兵力进攻井冈山,红五军终因寡不敌众,被迫突围,井冈山失守。随后,国民党军队对井冈山人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烧杀,从下庄至荆竹山50余里的所有民房尽为灰烬,仅毛泽东居住过的大井村就有三分之二的人口被杀害,毛泽东的旧居被烧得只剩了一堵弹痕累累的残墙。敌人走后,老乡用蓑衣、斗笠将这堵墙小心翼翼地遮起来,他们说,毛委员总有一天会回来的。1920xx年4月底,彭德怀率红五军回师井冈山,收复失地。当看到井冈山一片焦土的惨景,彭德怀不禁潸然泪下。在部队给养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他代表前委在茨坪的北桥向井冈山百姓每人发了一块银元,帮助他们重建家园,井冈山人民心里激动万分、一片温暖。

艰苦奋斗 自力更生

井冈山斗争时期,国民党军队不仅在军事上“围剿”,而且在经济上严密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困死在井冈山。如毛泽东所说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必需品,无时不在十分缺乏和昂贵之中,有时真是到了极度。为了解决红军给养,安定群众生活,巩固红色政权,边界党组织领导根据地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进行了有效的经济斗争和经济建设。

保证大家有饭吃是头等大事。土地革命后,广大农民群众激发了生产热情,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1920xx年根据地普遍获得粮食大丰收。为了储备充足的粮食,1920xx年冬井冈山军民还到宁冈、永新等产粮县挑粮上山。边界党和政府还因陋就简,创办了修械厂、军械厂、被服厂、印刷厂等军需工厂。为了解决食盐缺乏的困难,根据地军民用房屋等老墙上的土取下来熬硝盐,以代替食盐。红军医院设备简陋、药材缺乏,医护人员就自己上山砍竹子,自制了竹镊子、竹软膏刀、竹药筒等,还上山采集中草药,自己动手配制中药,用来治疗伤病员。

毛泽东、朱德等领导同志带头艰苦奋斗,经常参加运粮,留下了“毛委员背粮过黄洋界”和“朱德的扁担”等动人的故事。毛泽东在1920xx年11月25日写给中央的报告中说:“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从军长到伙夫,除了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发零用钱,两角即一律两角,四角即一律四角。因此士兵也不怨恨什么人。”“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香。”这既是当时红军生活的真实写照,又生动地反映了红军官兵的革命乐观精神。正因为有了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井冈山军民才不被任何艰难困苦所吓倒。

往事如烟,岁月如歌。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不仅为中国革命造就了朱德、彭德怀、陈毅、罗荣桓等功勋卓著的元帅和40多名战功赫赫的将军,而且为世世代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像20xx年8月28日至9月1日在江西考察时强调的那样:结合时代的发展,结合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的变化,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践,让井冈山精神大力发扬起来,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篇二

井冈山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一个蕴涵丰富的巨大精神宝库,他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中亲手培育、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升华而成的一种伟大革命精神。把井冈山精神概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为六句二十四字: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一、坚定信念、艰苦奋斗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的革命斗争靠什么燃起“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照亮中国革命的前程?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正是因为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才会产生在艰难困苦环境中战胜一切困难的超凡勇气,产生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的顽强斗志,产生在敌人屠刀下慷慨就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才能经受住血雨腥风的洗礼和考验。

(一)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之根本。1920xx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4•12”和“7•15”政变,使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遭到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我们党靠什么来点燃井冈山的星星之火?靠的就是把革命进行到底的理想信念。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失败后,部队情绪低落。毛泽东于9月29日在永新的三湾村部队改编时作了讲话:”这次秋收暴动打了几个败仗,这算不了什么,万事开头难,要革命嘛,就不要怕困难!贺龙两把菜刀起家,做了军长,带了一军人,我们有两营人,还怕干不起来吗?没有挫折和失败就不会有成功!”毛泽东的讲话扭转了部队中由于战斗失利和艰苦生活而产生的悲观失望情绪,极大的鼓舞了指战员的斗志。在毛泽东的带领下,整编后的部队以坚定的步伐开始了向井冈山的伟大进军。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800余人转入粤赣湘边界地区后,不仅受到寒冷、饥饿、疾病的残酷折磨,而且受到反动武装的袭击,在部队濒临瓦解的关键时刻,朱德、陈毅号召大家要做失败时的英雄,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朱德还以俄国革命走过的曲折道路作例子,告诫大家要看清革命前途。在理想、信念的感召激励下,这支部队后来发动了著名的湘南起义,并艰苦转战上了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在向井冈山转移途中,面对敌军的前堵后追,彭德怀总是冲锋在前。这支部队终于战胜千难万险,到达了井冈山。在井冈山革命时期,斗争是在敌我力量对比非常悬殊,处于白色势力四面包围之中进行的。在险恶的环境中,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根据地军民同敌人作斗争?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和革命毕胜的信念!是井冈山军民对革命事业的一片赤胆忠心和坚定信念。

坚定信念是对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要求,是党性修养最核心的内容, 是先进性的最起码的条件。中国革命的胜利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离不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信念。在视察井冈山时指出:井冈山革命的星星之火所以能燃遍全国,走向胜利,就在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信念。井冈山斗争的历史证明,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革命信念,就没有井冈山革命道理的开辟,这正是井冈山精神内涵的根本所在。

(二)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之本色。井冈山斗争时期,国民党军队不仅对井冈山根据地在军事上围剿,而且在经济上严密封锁。为了解决红军的给养,安定群众的生活,巩固红色政权,边界党组织领导根据地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是自力更生发展生产。边界党组织和政府积极引导,经过土地革命,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热情,农民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根据地普遍获得粮食大丰收。为了储备充足的粮食,井冈山军民到宁冈、永新等县挑粮上山,“朱德的扁担”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时期。为了保障战争需要,边界党和政府还因陋就简,创办了一些军需工厂,对补充红军的给养、支援战争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第二是艰苦奋斗克服困难。为了解决根据地内食盐奇缺,布匹、药品几乎断绝的困难,边界党和政府发动军民用房屋等老墙上的土取下来熬硝盐代替食盐,红军医院医护人员自己上山砍竹子、自制竹镊子、竹软膏刀、竹药筒,上山采中草药,学民间验方,自己动手配制中药,用来治疗伤病员。为了开展根据地内外的物资交流,边界党和政府先后恢复了遂川草林、新辟了宁冈大陇等圩场用于根据地商品交易,缓解了供应困难的局面。边界政府还根据红军在战斗中的缴获品、派人到白区秘密采购来的货物、根据地内群众生产多余的产品集中起来,创办了公卖处。公卖处实行公买公卖,很受根据地群众欢迎。在井冈山,从红军官兵到平民伙夫,都一样吃的是红糙米、南瓜和红薯,反映了当时军民不为任何艰难困苦所的艰苦奋斗精神。

艰苦奋斗是我党一贯倡导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融合,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创业精神。我们党正是发挥了艰苦奋斗的政治优势,才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领导全国人民的核心力量。正是由于发挥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国才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蒸蒸日上。无论在井冈山的革命斗争时期,还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或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苦奋斗精神始终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在新形势下,在思想开放、理念更新、生活多样化的时代,坚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意味着保持一种生活准则,一种工作作风,一种利益观念,一种精神状态,乃至追求一种高尚的奋斗目标和人类共同的价值方向。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要完成xx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和迎接的召开,我们必须发扬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伟大精神。

二、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斗争最重要的一条经验,井冈山斗争始于革命低潮时期,在这一历史关键时刻,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以大无畏的革命胆识,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独特道路,创造性地制定了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和纪律,引领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

(一)实事求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之精髓。在中国这样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半封建的落后大国,革命的道理应该怎么走?它关系到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问题。这在马克思、列宁的著作里找不到现成的答案。我们党在八七会议以前照搬俄国十月革命模式把工作重点放在城市包围农村达到夺取全国政权目的,八七会议后仍然把武装起义的着眼点放在城市。秋收起义进攻的目标为中心城市长沙,在起义部队一再失利并面临全军覆灭的危及情况下,毛泽东冷静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 1920xx年9月19日晚在浏阳文家市召开秋收起义前委会议,通过了毛泽东关于部队放弃攻打城市,到农村开展游击战争的正确意见。起义部队开始向罗霄山脉中段的广大农村转移。在两个月后的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被党内左倾领导者撤消了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湖南省委委员的职务。毛泽东在曲折和逆境面前,坚定信心,以革命事业为重,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地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到农村的转移。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它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求是就是探求事物之间的规律。在井冈山坚持实事求是,使我党摆脱了左倾盲动主义的影响,不断得到壮大。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使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也是贯彻这一思想路线的结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能够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二)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之法宝。做前人没做过的事,走别人未走过的路, 敢闯新路,这是井冈山精神永褒生命力的法宝,也是传承井冈山精神的关键。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曲折和逆境面前,实事求是地分析国内外形势,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不灰心、不气馁,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把游击战纳入战略问题考虑,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巨大成功创新之路。这条道路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敢闯新路的成功范例,创造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伟大创举。

敢闯新路,就是勇于创新。创新意识不论对个人还是对中华民族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当前,世界经济和科技竞争的领域不断前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持续发展中,只有具备强大的民族创新精神和能力,才能促进科技进步,带动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有利位置。提高民族创新能力,完善国家创新系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和迫切需要。

三、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我们党和红军领导人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领井冈山军民打破重重包围封锁,克服种种困难艰险,始终相信和依靠群众,关心和帮助群众,同广大人民群众结下了鱼水深情。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扩大。

(一)依靠群众,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之智慧。刚上井冈山时,毛泽东为了保证在决策上密切联系群众,经常身背斗笠,脚穿草鞋,对井冈山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而周密的社会调查,先后写出了《永新调查》、《宁冈调查》,使党组织和工农兵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能符合群众的利益,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毛泽东针对工农兵革命只重视打仗忽视开展群众工作的倾向,把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作为工农兵革命军三大任务之一。工农兵革命军每到一地,深入群众、访贫问苦、召开群众大会及时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毛泽东根据边界贫苦农民迫切需要土地的实际,率领边界党和政府带领农民群众,进行土地分配。刚上井冈山,为了扫除旧军队的不良影响和习气,维护群众的利益,毛泽东为部队制定了三项纪律,颁布了六项注意,进一步密切了军队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当时部队发现当地一些贫苦农民生活有困难,便将打土豪所得到的有限的财、物等分出一部分,以接济贫苦农民度过困难。红军针对第三次反会剿失利井冈山人民遭受到前所未有摧残的实际,帮助群众盖房子。这些,都得到边界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和全力支持。一切为了群众,时刻将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这是当时边界各级党和政府干部作风的具体体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下的红军,在井冈山之所以能站稳脚跟,之所以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他们始终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和人民群众结下了鱼水之情。

依靠群众就是坚持走群众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坚持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是党实行的一条马克思主义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实践启示我们党,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才能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结合云南省省开展的“四群教育活动,我个人认为,我们广大党员要密切联系群众,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察民情,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依靠群众的来完成党交给我们共产党员的任务。

(二)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之关键。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井冈山军民不仅成功开辟了革命根据地并将其发展壮大,还将革命的星星之火播撒至神州大地的许多角落,是勇于胜利的信念支撑井冈山军民革命斗志。靠着勇于胜利信念的支撑,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抛石块,血战到底;部队被敌人包围了,就以钢铁般的意志实行突围;前进的道路被敌人封锁了,就在崇山峻岭、深山峡谷中开辟新的道路。在这一过程中,无数先烈英勇无畏战死沙场,正是因为这种勇于胜利的革命大无畏精神,我们的革命事业才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

勇于胜利,所体现的就是工农革命军面对困难不畏惧、面对危险不退缩、顾全大局牺牲小我、顽强奋斗、战胜强敌的宝贵品质。勇于胜利是理想信念的结果,也是革命意志的体现。勇于胜利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一种民族精神,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现代化建设时期,这种精神始终是支撑中华民族的脊梁。靠这种精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靠这种精神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可以实现。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集中地反映了井冈山精神的实质。井冈山精神不但在当年是井冈山军民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支柱,而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革命者前赴后继,成为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革命精神以及一系列时代精神的重要源泉。他所蕴涵的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执着追求,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及不怕困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坚韧意志与依靠群众、始终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密切联系的优良作风,是对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时代要求。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篇三

这次井冈山红色学习之行,收获颇丰,感触颇多。组织通过现场教学、专题教学、音像教学以及访谈式教学等多种形式让我们感悟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伟大精神。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拜访茨坪和大小井等多处旧居遗址,重攀了红军挑粮小道,同时也领略了井冈山秀丽的自然风光。这次学习让我收获了精神上的宝贵财富,工作上的宝贵经验,人生上的宝贵启示,在学习中增进了友谊,提高了认识,同时也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提高综合能力。回首这几天的教学经历,有以下几点感悟和心得体会。

一、井冈山学习感悟

(一)井冈山革命道路之艰辛

我们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的陵园进行了献花圈、宣誓仪式。革命烈士陵园是为了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丰功伟绩,弘扬井冈山精神而兴建的。我知道在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铺垫而成的,怀着崇拜和敬仰观看了革命前辈留下的丰厚的精神财富。不管是纪念堂里悬挂着一系列先辈的照片中,还是在碑林里先辈们留下对前人的歌颂和对井冈山精神在中国发展历史地位的肯定,都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革命过程的轰轰烈烈。仰望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我脑海里浮现了井冈山的英雄们,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在井冈山上默默吟唱着一曲悲壮的国际歌。井冈双雄袁、王二人,迎接红军上山,疆场屡建奇功,却被错杀于永新;萧克,为闹革命不惜改名,还献出了一家5条鲜活的生命;张子清,身为师长,治疗腿伤时把组织上分给他食用和洗伤口的盐全部留下来,分给其他伤员,最后感染去世;范家驹,在井冈山斗争最后的日子里坚持抗争,最后不幸被捕,视死荣光„„深深体会到那些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的先辈们为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慷慨,他们的人格品德也彷如眼前的井冈山一样魁梧和让人敬佩。

我又想起了井冈山的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敢于胜利,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像煞黑天里的星星,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井冈山精神是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斗争中的锤炼和升华,是毛泽东、朱德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斗争中培育的,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瑰宝,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 回顾这些革命斗争的历史,使我们大家的心灵接受了洗礼,情感受到震憾,党性得到锻炼。

(二)触摸历史

当我们重走当年朱毛挑粮小道的一段,浓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当年毛委员、朱老总还有挑粮战士们的身影仿佛依然在这里跃动,仿佛看到了他们坚定的目光中透露出来的对新中国诞生坚定不移的盼望和信念,那一个个奔走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那坚实的脚印好像还镶嵌在这小道上,指引我们前进的道路。我们不禁感叹当年创业艰难,感叹现在时光美好。穿行林间,重走挑粮小道,不由感慨意志坚定之重要,在物质条件渐渐改善的今天,这品质更显得弥足珍贵。向历史致敬,向历史上辉煌的汗水致敬!科研工作也是一个艰难的上升过程,只有坚定人生理想,攻坚克难,通过艰难探索,才能实现科技强国梦。

二、对我的启示

(一)坚持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的内涵具有动态性,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发展的;但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艰苦奋斗精神是永恒的。古人把个人修养看作治国平天下的先决条件,有“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的至理名言,崇尚“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定实践者,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者。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有利于政治、品德修养,确立正确的人生追求,陶冶道德情操,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的。学习井冈山精神,就是要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中,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甘于奉献,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在如今这样思想开放、理念更新、生活多样化的时代,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就是应当树立勤俭朴素、刻苦耐劳的生活态度,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有远大的目光;就是要树立昂扬向上、发奋图强、勇于探索、敢于胜利的精神风貌,在教育与科学研究工作中,求真务实、坚韧不拔、攻坚克难、精神抖擞;就是要树立志存高远、克己奉公的人生境界,正视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为推进“中国梦”的实现执着追求。

(二)坚持改革创新。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诞生于井冈山,中国第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缔造于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实践于井冈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大智大勇的革命首创精神,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之路,创造了前无古人的丰功伟业。改革创新是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缺乏“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精神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是没有生命力的。当前,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保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敢为人先,把握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在推动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用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思路谋求新发展,用新理念促进新跨越。

(三)坚定理想信念。

学习井冈山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立身之本。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波,是最致命的滑波。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伟大进程中,无数革命先烈冲锋陷阵,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共产党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并自觉为之不懈奋斗。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应当树立 “知大局、想长远、办实事”的理想信念,要有耐心,沉得住,出长期成果;要克服“水土不服”,尽快融入国内的科研环境中„„探讨中,所有学员形成一致意见:必须谦虚谨慎、脚踏实地,践行“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敢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加快科技强国步伐。今后做好科研工作要有“四心”。首先是耐心,革命不是一天一年就取得胜利,科研也要从低处着手,高处着眼,耐心面对困难展开工作。其次是专心,要专心于自己的工作领域和特长,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三是恒心,科研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在某个方向上坚持长时间的努力。最后是虚心,要看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虚心向身边和国内的同行学习。

三、结束语

在这里,我走进了圣地,聆听了历史,了解了井冈山是怎样从一块默默无闻的土地成为新中国革命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根据地的,为了这一点星火得以燎原,我们的党、我们的战士克服了太多的艰辛、付出了太多的鲜血,在这里,我既感受到了革命斗争的腥风血雨,也看到了革命先烈为了理想和信念而展现出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在这里,我净化了心灵、坚定了信念。温故而知新,“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不但是新民主革命胜利的根源,也是改革开放和实现中国梦的根源。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要继承和弘扬这种精神,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要用革命先烈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鼓舞自己,激励自己,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水平和能力。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工作上要高标准、严要求,增强责任心,努力做到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从每一件事做起,从每一天做起,切实做好自己职责范围内每项工作,真正实现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篇四

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让改革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利益,“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从而把群众巨大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汇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推动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的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时代光芒

20xx年春节前夕,赴江西调研考察并再上井冈山,强调“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号召全党“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井冈山精神的科学内涵、时代意义和实践要求,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身体力行,努力做井冈山精神的忠实传承者、坚定践行者。

坚定信念,实事求是闯新路

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当年,在敌强我弱严峻形势下,在白色势力的四面

包围中,井冈山斗争为什么能够做到“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为什么能够“唤起工农千百万”、燃起“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有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有了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才会产生在艰难困苦环境中战胜一切困难的超凡勇气,才能经受住血雨腥风的洗礼和考验。今天,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特别是面对深化改革硬骨头和决胜小康的硬任务,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仍然要做理想主义的坚定守卫者,坚持坚定执着的理想追求,把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作为照亮前路的灯、把准航向的舵,同时将理想信念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对本职工作的不懈进取、对高尚情操的笃定坚持、对艰难险阻的勇于担当,脚踏实地,迎难而上,埋头苦干,带领群众在决战小康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坚持实事求是闯新路。井冈山道路不是从国外经验搬来的,不是从马列本本上抄来的,也不是坐等上级指示等来的,而是我们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以大无畏的革命胆识和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冲破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窠臼,从革命斗争的伟大实践中开辟出来的。可以说,一部井冈山斗争史就是党带领人民实事求是闯新路的历史。我们党从来是“靠实事求是吃饭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和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根本保证。中国

发展到今天,发展环境和条件变了。如果固守老经验,沿用老办法,或者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就会落后于时代,处于被动局面。要大力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误的良好氛围,允许和鼓励地方、基层和干部群众根据实际创造性地贯彻中央的精神,不断开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从井冈山精神汲取养分,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善于用改革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自觉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和引领发展,奋力闯出新常态下的促进发展的新路子。

依靠群众,艰苦奋斗攻难关

坚持艰苦奋斗攻难关。井冈山斗争的环境异常艰苦,物质条件极为困难。在这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从领袖到士兵,从军长到伙夫,“官兵夫薪饷穿吃一样”,靠着红米饭、南瓜汤度过艰苦岁月。不仅如此,他们不等不靠,自己动手,克服了一个个难关。没有被子衣服,他们白手起家办起被服厂;没有武器,他们自力更生办起军械处;没有医院,他们自己动手办医院为伤病员医治伤痛,等等。正是依靠这种艰苦奋斗攻难关的精神,井冈山军民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粉碎敌军一次又一次的军事“进剿”,巩固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和成就伟业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更加需要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昂扬精神状态,坚守勤俭节约、廉洁奉公的高尚操守,造就披荆斩棘、百折不挠的英雄品格,关

键时刻坚决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带领群众成就一番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事业。

坚持依靠群众求胜利。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军队的领导同志和广大干部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我们党始终相信和依靠群众,关心和帮助群众,同广大人民群众结下了浓厚鱼水情谊。党领导的红军之所以能在数倍于我的敌军“围剿”下和白色政权的包围中生存和发展,最根本的原因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唤起了广大工农群众,形成了不可战胜的力量。实践反复证明,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要按照的谆谆要求,努力提高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让改革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利益,“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从而把群众巨大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汇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推动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的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时代光芒。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篇五

井冈山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一个蕴涵丰富的巨大精神宝库,他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中亲手培育、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升华而成的一种伟大革命精神。把井冈山精神概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为六句二十四字: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一、坚定信念、艰苦奋斗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的革命斗争靠什么燃起“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照亮中国革命的前程?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正是因为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才会产生在艰难困苦环境中战胜一切困难的超凡勇气,产生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的顽强斗志,产生在敌人屠刀下慷慨就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才能经受住血雨腥风的洗礼和考验。

(一)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之根本。1920xx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4•12”和“7•15”政变,使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遭到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我们党靠什么来点燃井冈山的星星之火?靠的就是把革命进行到底的理想信念。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失败后,部队情绪低落。毛泽东于9月29日在永新的三湾村部队改编时作了讲话:”这次秋收暴动打了几个败仗,这算不了什么,万事开头难,要革命嘛,就不要怕困难!贺龙两把菜刀起家,做了军长,带了一军人,我们有两营人,还怕干不起来吗?没有挫折和失败就不会有成功!”毛泽东的讲话扭转了部队中由于战斗失利和艰苦生活而产生的悲观失望情绪,极大的鼓舞了指战员的斗志。在毛泽东的带领下,整编后的部队以坚定的步伐开始了向井冈山的伟大进军。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800余人转入粤赣湘边界地区后,不仅受到寒冷、饥饿、疾病的残酷折磨,而且受到反动武装的袭击,在部队濒临瓦解的关键时刻,朱德、陈毅号召大家要做失败时的英雄,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朱德还以俄国革命走过的曲折道路作例子,告诫大家要看清革命前途。在理想、信念的感召激励下,这支部队后来发动了著名的湘南起义,并艰苦转战上了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在向井冈山转移途中,面对敌军的前堵后追,彭德怀总是冲锋在前。这支部队终于战胜千难万险,到达了井冈山。在井冈山革命时期,斗争是在敌我力量对比非常悬殊,处于白色势力四面包围之中进行的。在险恶的环境中,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根据地军民同敌人作斗争?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和革命毕胜的信念!是井冈山军民对革命事业的一片赤胆忠心和坚定信念。

坚定信念是对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要求,是党性修养最核心的内容, 是先进性的最起码的条件。中国革命的胜利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离不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信念。在视察井冈山时指出:井冈山革命的星星之火所以能燃遍全国,走向胜利,就在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信念。井冈山斗争的历史证明,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革命信念,就没有井冈山革命道理的开辟,这正是井冈山精神内涵的根本所在。

(二)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之本色。井冈山斗争时期,国民党军队不仅对井冈山根据地在军事上围剿,而且在经济上严密封锁。为了解决红军的给养,安定群众的生活,巩固红色政权,边界党组织领导根据地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是自力更生发展生产。边界党组织和政府积极引导,经过土地革命,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热情,农民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根据地普遍获得粮食大丰收。为了储备充足的粮食,井冈山军民到宁冈、永新等县挑粮上山,“朱德的扁担”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时期。为了保障战争需要,边界党和政府还因陋就简,创办了一些军需工厂,对补充红军的给养、支援战争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第二是艰苦奋斗克服困难。为了解决根据地内食盐奇缺,布匹、药品几乎断绝的困难,边界党和政府发动军民用房屋等老墙上的土取下来熬硝盐代替食盐,红军医院医护人员自己上山砍竹子、自制竹镊子、竹软膏刀、竹药筒,上山采中草药,学民间验方,自己动手配制中药,用来治疗伤病员。为了开展根据地内外的物资交流,边界党和政府先后恢复了遂川草林、新辟了宁冈大陇等圩场用于根据地商品交易,缓解了供应困难的局面。边界政府还根据红军在战斗中的缴获品、派人到白区秘密采购来的货物、根据地内群众生产多余的产品集中起来,创办了公卖处。公卖处实行公买公卖,很受根据地群众欢迎。在井冈山,从红军官兵到平民伙夫,都一样吃的是红糙米、南瓜和红薯,反映了当时军民不为任何艰难困苦所的艰苦奋斗精神。

艰苦奋斗是我党一贯倡导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融合,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创业精神。我们党正是发挥了艰苦奋斗的政治优势,才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领导全国人民的核心力量。正是由于发挥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国才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蒸蒸日上。无论在井冈山的革命斗争时期,还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或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苦奋斗精神始终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在新形势下,在思想开放、理念更新、生活多样化的时代,坚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意味着保持一种生活准则,一种工作作风,一种利益观念,一种精神状态,乃至追求一种高尚的奋斗目标和人类共同的价值方向。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要完成xx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和迎接的召开,我们必须发扬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伟大精神。

二、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斗争最重要的一条经验,井冈山斗争始于革命低潮时期,在这一历史关键时刻,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以大无畏的革命胆识,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独特道路,创造性地制定了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和纪律,引领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

(一)实事求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之精髓。在中国这样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半封建的落后大国,革命的道理应该怎么走?它关系到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问题。这在马克思、列宁的著作里找不到现成的答案。我们党在八七会议以前照搬俄国十月革命模式把工作重点放在城市包围农村达到夺取全国政权目的,八七会议后仍然把武装起义的着眼点放在城市。秋收起义进攻的目标为中心城市长沙,在起义部队一再失利并面临全军覆灭的危及情况下,毛泽东冷静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 1920xx年9月19日晚在浏阳文家市召开秋收起义前委会议,通过了毛泽东关于部队放弃攻打城市,到农村开展游击战争的正确意见。起义部队开始向罗霄山脉中段的广大农村转移。在两个月后的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被党内左倾领导者撤消了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湖南省委委员的职务。毛泽东在曲折和逆境面前,坚定信心,以革命事业为重,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地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到农村的转移。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它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求是就是探求事物之间的规律。在井冈山坚持实事求是,使我党摆脱了左倾盲动主义的影响,不断得到壮大。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使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也是贯彻这一思想路线的结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能够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二)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之法宝。做前人没做过的事,走别人未走过的路, 敢闯新路,这是井冈山精神永褒生命力的法宝,也是传承井冈山精神的关键。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曲折和逆境面前,实事求是地分析国内外形势,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不灰心、不气馁,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把游击战纳入战略问题考虑,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巨大成功创新之路。这条道路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敢闯新路的成功范例,创造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伟大创举。

敢闯新路,就是勇于创新。创新意识不论对个人还是对中华民族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当前,世界经济和科技竞争的领域不断前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持续发展中,只有具备强大的民族创新精神和能力,才能促进科技进步,带动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有利位置。提高民族创新能力,完善国家创新系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和迫切需要。

三、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我们党和红军领导人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领井冈山军民打破重重包围封锁,克服种种困难艰险,始终相信和依靠群众,关心和帮助群众,同广大人民群众结下了鱼水深情。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扩大。

(一)依靠群众,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之智慧。刚上井冈山时,毛泽东为了保证在决策上密切联系群众,经常身背斗笠,脚穿草鞋,对井冈山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而周密的社会调查,先后写出了《永新调查》、《宁冈调查》,使党组织和工农兵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能符合群众的利益,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毛泽东针对工农兵革命只重视打仗忽视开展群众工作的倾向,把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作为工农兵革命军三大任务之一。工农兵革命军每到一地,深入群众、访贫问苦、召开群众大会及时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毛泽东根据边界贫苦农民迫切需要土地的实际,率领边界党和政府带领农民群众,进行土地分配。刚上井冈山,为了扫除旧军队的不良影响和习气,维护群众的利益,毛泽东为部队制定了三项纪律,颁布了六项注意,进一步密切了军队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当时部队发现当地一些贫苦农民生活有困难,便将打土豪所得到的有限的财、物等分出一部分,以接济贫苦农民度过困难。红军针对第三次反会剿失利井冈山人民遭受到前所未有摧残的实际,帮助群众盖房子。这些,都得到边界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和全力支持。一切为了群众,时刻将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这是当时边界各级党和政府干部作风的具体体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下的红军,在井冈山之所以能站稳脚跟,之所以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他们始终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和人民群众结下了鱼水之情。

依靠群众就是坚持走群众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坚持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是党实行的一条马克思主义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实践启示我们党,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才能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结合云南省省开展的“四群教育活动,我个人认为,我们广大党员要密切联系群众,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察民情,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依靠群众的来完成党交给我们共产党员的任务。

(二)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之关键。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井冈山军民不仅成功开辟了革命根据地并将其发展壮大,还将革命的星星之火播撒至神州大地的许多角落,是勇于胜利的信念支撑井冈山军民革命斗志。靠着勇于胜利信念的支撑,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抛石块,血战到底;部队被敌人包围了,就以钢铁般的意志实行突围;前进的道路被敌人封锁了,就在崇山峻岭、深山峡谷中开辟新的道路。在这一过程中,无数先烈英勇无畏战死沙场,正是因为这种勇于胜利的革命大无畏精神,我们的革命事业才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

勇于胜利,所体现的就是工农革命军面对困难不畏惧、面对危险不退缩、顾全大局牺牲小我、顽强奋斗、战胜强敌的宝贵品质。勇于胜利是理想信念的结果,也是革命意志的体现。勇于胜利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一种民族精神,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现代化建设时期,这种精神始终是支撑中华民族的脊梁。靠这种精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靠这种精神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可以实现。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集中地反映了井冈山精神的实质。井冈山精神不但在当年是井冈山军民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支柱,而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革命者前赴后继,成为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革命精神以及一系列时代精神的重要源泉。他所蕴涵的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执着追求,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及不怕困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坚韧意志与依靠群众、始终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密切联系的优良作风,是对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时代要求。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篇六

滔滔赣江,巍巍井冈。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开辟出一条成功之路,培育出薪火相传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不忘峥嵘岁月,铭记先烈功勋,就要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让这笔宝贵财富传承下去。正如在考察时指出的,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这些要求,蕴含着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指引我们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奋进力量,在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上砥砺前行。

理想信念是党性之魂。革命年代,正是因为有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力量,我们党才能无惧“敌军围困万千重”,有力回答“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信仰至关重要,如同照亮前路的灯,好比把握航向的舵。今天,面对深化改革的硬骨头,面对发展中的突出短板,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更要将理想信念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对本职工作的不懈进取、对高尚情操的笃定坚持、对艰难险阻的勇于担当,才能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根守魂,在实践中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带领人民不断取得新胜利。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兴业之本。我们党“靠实事求是吃饭”,不搞本本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才能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事实证明,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事业发展才会有活力、有动力。中国发展到今天,发展环境和条件变了,发展理念就自然要随之而变。如果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就会落后于时代,处于被动局面。只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五大发展理念上来,自觉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用好,才能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奋力闯出新常态下的发展新路。

艰苦奋斗是成事之基。井冈山时期,从领袖到士兵,大家“有盐同咸、无盐同淡”,靠着红米饭、南瓜汤度过艰苦岁月,不断巩固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今天生活条件改善了,但艰苦奋斗的本色不能忘、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能丢。领导干部作为人民勤务员,更要尚俭戒奢、廉洁奉公,逢事想在前面、干在实处,才能在关键时刻冲得出、顶得上、担得起,带领群众干一番事业。

依靠群众是力量之源。当年,苏区干部相信群众、关心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的好作风,唤起了广大工农,形成了不可战胜的力量。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新形势下,广大干部认真践行党的宗旨,努力提高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就能进一步赢得群众信任,汇聚起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井冈山的山间小路,通往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八角楼的灯光,映照共产党人的奋斗征程。用井冈山精神补思想之钙、聚笃行之力、尽为民之责,我们就能交出无愧历史、无愧人民的新答卷。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篇七

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让改革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利益,“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从而把群众巨大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汇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推动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的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时代光芒

20xx年春节前夕,赴江西调研考察并再上井冈山,强调“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号召全党“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井冈山精神的科学内涵、时代意义和实践要求,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身体力行,努力做井冈山精神的忠实传承者、坚定践行者。

坚定信念,实事求是闯新路

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当年,在敌强我弱严峻形势下,在白色势力的四面

包围中,井冈山斗争为什么能够做到“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为什么能够“唤起工农千百万”、燃起“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有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有了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才会产生在艰难困苦环境中战胜一切困难的超凡勇气,才能经受住血雨腥风的洗礼和考验。今天,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特别是面对深化改革硬骨头和决胜小康的硬任务,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仍然要做理想主义的坚定守卫者,坚持坚定执着的理想追求,把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作为照亮前路的灯、把准航向的舵,同时将理想信念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对本职工作的不懈进取、对高尚情操的笃定坚持、对艰难险阻的勇于担当,脚踏实地,迎难而上,埋头苦干,带领群众在决战小康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坚持实事求是闯新路。井冈山道路不是从国外经验搬来的,不是从马列本本上抄来的,也不是坐等上级指示等来的,而是我们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以大无畏的革命胆识和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冲破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窠臼,从革命斗争的伟大实践中开辟出来的。可以说,一部井冈山斗争史就是党带领人民实事求是闯新路的历史。我们党从来是“靠实事求是吃饭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和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根本保证。中国

发展到今天,发展环境和条件变了。如果固守老经验,沿用老办法,或者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就会落后于时代,处于被动局面。要大力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误的良好氛围,允许和鼓励地方、基层和干部群众根据实际创造性地贯彻中央的精神,不断开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从井冈山精神汲取养分,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善于用改革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自觉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和引领发展,奋力闯出新常态下的促进发展的新路子。

依靠群众,艰苦奋斗攻难关

坚持艰苦奋斗攻难关。井冈山斗争的环境异常艰苦,物质条件极为困难。在这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从领袖到士兵,从军长到伙夫,“官兵夫薪饷穿吃一样”,靠着红米饭、南瓜汤度过艰苦岁月。不仅如此,他们不等不靠,自己动手,克服了一个个难关。没有被子衣服,他们白手起家办起被服厂;没有武器,他们自力更生办起军械处;没有医院,他们自己动手办医院为伤病员医治伤痛,等等。正是依靠这种艰苦奋斗攻难关的精神,井冈山军民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粉碎敌军一次又一次的军事“进剿”,巩固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和成就伟业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更加需要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昂扬精神状态,坚守勤俭节约、廉洁奉公的高尚操守,造就披荆斩棘、百折不挠的英雄品格,关

键时刻坚决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带领群众成就一番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事业。

坚持依靠群众求胜利。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军队的领导同志和广大干部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我们党始终相信和依靠群众,关心和帮助群众,同广大人民群众结下了浓厚鱼水情谊。党领导的红军之所以能在数倍于我的敌军“围剿”下和白色政权的包围中生存和发展,最根本的原因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唤起了广大工农群众,形成了不可战胜的力量。实践反复证明,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要按照的谆谆要求,努力提高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让改革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利益,“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从而把群众巨大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汇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推动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的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时代光芒。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篇八

这次井冈山红色学习之行,收获颇丰,感触颇多。组织通过现场教学、专题教学、音像教学以及访谈式教学等多种形式让我们感悟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伟大精神。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拜访茨坪和大小井等多处旧居遗址,重攀了红军挑粮小道,同时也领略了井冈山秀丽的自然风光。这次学习让我收获了精神上的宝贵财富,工作上的宝贵经验,人生上的宝贵启示,在学习中增进了友谊,提高了认识,同时也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提高综合能力。回首这几天的教学经历,有以下几点感悟和心得体会。

一、井冈山学习感悟

(一)井冈山革命道路之艰辛

我们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的陵园进行了献花圈、宣誓仪式。革命烈士陵园是为了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丰功伟绩,弘扬井冈山精神而兴建的。我知道在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铺垫而成的,怀着崇拜和敬仰观看了革命前辈留下的丰厚的精神财富。不管是纪念堂里悬挂着一系列先辈的照片中,还是在碑林里先辈们留下对前人的歌颂和对井冈山精神在中国发展历史地位的肯定,都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革命过程的轰轰烈烈。仰望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我脑海里浮现了井冈山的英雄们,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在井冈山上默默吟唱着一曲悲壮的国际歌。井冈双雄袁、王二人,迎接红军上山,疆场屡建奇功,却被错杀于永新;萧克,为闹革命不惜改名,还献出了一家5条鲜活的生命;张子清,身为师长,治疗腿伤时把组织上分给他食用和洗伤口的盐全部留下来,分给其他伤员,最后感染去世;范家驹,在井冈山斗争最后的日子里坚持抗争,最后不幸被捕,视死荣光„„深深体会到那些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的先辈们为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慷慨,他们的人格品德也彷如眼前的井冈山一样魁梧和让人敬佩。

我又想起了井冈山的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敢于胜利,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像煞黑天里的星星,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井冈山精神是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斗争中的锤炼和升华,是毛泽东、朱德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斗争中培育的,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瑰宝,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 回顾这些革命斗争的历史,使我们大家的心灵接受了洗礼,情感受到震憾,党性得到锻炼。

(二)触摸历史

当我们重走当年朱毛挑粮小道的一段,浓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当年毛委员、朱老总还有挑粮战士们的身影仿佛依然在这里跃动,仿佛看到了他们坚定的目光中透露出来的对新中国诞生坚定不移的盼望和信念,那一个个奔走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那坚实的脚印好像还镶嵌在这小道上,指引我们前进的道路。我们不禁感叹当年创业艰难,感叹现在时光美好。穿行林间,重走挑粮小道,不由感慨意志坚定之重要,在物质条件渐渐改善的今天,这品质更显得弥足珍贵。向历史致敬,向历史上辉煌的汗水致敬!科研工作也是一个艰难的上升过程,只有坚定人生理想,攻坚克难,通过艰难探索,才能实现科技强国梦。

二、对我的启示

(一)坚持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的内涵具有动态性,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发展的;但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艰苦奋斗精神是永恒的。古人把个人修养看作治国平天下的先决条件,有“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的至理名言,崇尚“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定实践者,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者。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有利于政治、品德修养,确立正确的人生追求,陶冶道德情操,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的。学习井冈山精神,就是要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中,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甘于奉献,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在如今这样思想开放、理念更新、生活多样化的时代,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就是应当树立勤俭朴素、刻苦耐劳的生活态度,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有远大的目光;就是要树立昂扬向上、发奋图强、勇于探索、敢于胜利的精神风貌,在教育与科学研究工作中,求真务实、坚韧不拔、攻坚克难、精神抖擞;就是要树立志存高远、克己奉公的人生境界,正视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为推进“中国梦”的实现执着追求。

(二)坚持改革创新。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诞生于井冈山,中国第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缔造于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实践于井冈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大智大勇的革命首创精神,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之路,创造了前无古人的丰功伟业。改革创新是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缺乏“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精神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是没有生命力的。当前,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保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敢为人先,把握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在推动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用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思路谋求新发展,用新理念促进新跨越。

(三)坚定理想信念。

学习井冈山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立身之本。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波,是最致命的滑波。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伟大进程中,无数革命先烈冲锋陷阵,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共产党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并自觉为之不懈奋斗。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应当树立 “知大局、想长远、办实事”的理想信念,要有耐心,沉得住,出长期成果;要克服“水土不服”,尽快融入国内的科研环境中„„探讨中,所有学员形成一致意见:必须谦虚谨慎、脚踏实地,践行“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敢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加快科技强国步伐。今后做好科研工作要有“四心”。首先是耐心,革命不是一天一年就取得胜利,科研也要从低处着手,高处着眼,耐心面对困难展开工作。其次是专心,要专心于自己的工作领域和特长,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三是恒心,科研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在某个方向上坚持长时间的努力。最后是虚心,要看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虚心向身边和国内的同行学习。

三、结束语

在这里,我走进了圣地,聆听了历史,了解了井冈山是怎样从一块默默无闻的土地成为新中国革命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根据地的,为了这一点星火得以燎原,我们的党、我们的战士克服了太多的艰辛、付出了太多的鲜血,在这里,我既感受到了革命斗争的腥风血雨,也看到了革命先烈为了理想和信念而展现出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在这里,我净化了心灵、坚定了信念。温故而知新,“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不但是新民主革命胜利的根源,也是改革开放和实现中国梦的根源。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要继承和弘扬这种精神,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要用革命先烈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鼓舞自己,激励自己,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水平和能力。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工作上要高标准、严要求,增强责任心,努力做到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从每一件事做起,从每一天做起,切实做好自己职责范围内每项工作,真正实现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篇九

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培育的一种伟大革命精神,成为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中国革命精神的历史源头。将井冈山精神高度概括为24个字: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坚定信念 百折不挠

1920xx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导致第一次大革命失败。据不完全统计,从1920xx年3月至1920xx年上半年,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万多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和著名的党的活动家陈延年、赵世炎、罗亦农、向警予、陈乔年、夏明翰、萧楚女等相继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下,全国党员数量由大革命高潮时期的6万人急剧减少到1万多人,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但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继续战斗了。

1920xx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著名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改组省委并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0xx年9月9日,起义军分路发动进攻,欲包围并夺取长沙,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遭受严重挫折。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当机立断,改变原定部署,决定到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区寻求立足地,以保存革命力量,再图发展。此时,部队从原来5000多人锐减到不及千人,缺乏弹药,没有给养,士气低落消沉,不少人开了小差。9月29日,前委决定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改编,把原来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实行民主管理制度,这成为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毛泽东鼓励大家说:“贺龙同志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当军长,带了一军人。我们现在不只两把菜刀,我们有两营人,还怕干不起来吗?没有挫折和失败,就不会有成功!”

毛泽东的讲话极大地鼓舞了指战员的士气,整编后的军队以坚定的步伐开始了向井冈山的伟大进军。10月7日,毛泽东率部队到达江西宁冈县茅坪,10月27日进入井冈山的中心茨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0xx年初,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向井冈山转移,在部队因受到反动武装袭击和寒冷、饥饿、疾病的残酷折磨而濒临瓦解的关键时刻,朱德、陈毅及时整顿部队,激励斗志:“要革命的,跟我走!”“只有经过失败考验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要做失败时的英雄。”1920xx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部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在宁冈砻市会师。一身戎装的毛泽东紧紧地握住朱德的手,深情而风趣地说:“师长见军长,我要讲军容啊!我是第一次挎驳壳枪。”会师后的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和军委书记,朱德任军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力量从原来的20xx人增加到全盛时期的1万多人。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700多人到达井冈山,与红四军胜利会合,进一步壮大了红军力量。

红军队伍虽然壮大了,但较之数百万国民党军队是微乎其微的,加之根据地经济落后,物质给养极为匮乏,一些人产生了悲观情绪,有人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为此,毛泽东在1920xx年10月召开的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全面深刻地阐述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问题,使广大红军指战员在革命低潮时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边界党组织还注重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坚定了根据地军民为工农阶级利益而战的革命信念和意志。在龙源口战斗中,28团的3营营长肖劲身负重伤,肠子都掉出来了,他用裹腿布扎好腹部,继续率部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班长马奕福在9次负伤的情况下,用身体堵住敌人的机枪口,掩护部队开展反攻。中共莲花县委书记刘仁堪在1920xx年1月不幸被捕,敌人先是许以高官厚禄,后又施以严刑拷打,他始终不为所动、坚贞不屈。敌人残忍地割下他的舌头,他便用脚趾蘸着自己的鲜血,在地上写下了“革命成功万岁”6个大字,最后壮烈牺牲。农民党员贺页朵为了不让敌人搜到自己手写的入党宣誓词,一直将它藏在榨油坊的屋檐下,每当夜深人静时就取下来;反复地看,默默地读。他按照入党介绍人“宁愿被杀头,也不能对任何人”嘱咐,直到全国解放前,连儿孙们都没告诉,他说“因为这是党的机密啊!”贺页朵坚守了一个普通党员灵魂深处的忠诚信念,也保存了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顽强生命力、战斗力的一个见证。

实事求是 敢闯新路

在八七会议以前,我们党一直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城市中心论"。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仍然留在上海,而且依旧把工作重心和武装起义的着眼点放在城市。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受挫后毅然带领部队去农村开展游击战争,被党内“左”倾领导者指责为“右倾逃跑主义”、“在政治上犯了严重错误”,并于1920xx年11月被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撤消了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湖南省委委员职务,让他只担任不能过问地方党的事务的师长。

但是,在曲折和逆境面前,毛泽东不灰心、不气馁,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国内外形势,终于在井冈山建立起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组建了第一支中国工农红军,颁布了第一部代表农民阶级利益的《土地法》,开展了第一次整党运动,建立了湘赣边界第一个工农兵红色政权,开辟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正如彭德怀后来所说:在苏区时,我们都只看到山,前后都是山,只有毛泽东看到山中不同的路,摸清一条正确的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成功实践为各地起义部队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树立了榜样,“星星之火”很快形成燎原之势,全国先后建立了10多块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重新凝聚起新的力量,燃起新的希望。

毛泽东选择在地处湘赣边界罗宵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综合考虑了各种有利因素:这个地区群众基础比较好,大革命时期湘赣边界各县曾经建立过党的组织和农民协会;原在这里的袁文才、王佐率领的部队虽然大体还属于旧式农民武装的性质,但愿意同工农革命军联合;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地处湘赣边界,距离国民党统治中心比较远,湘赣两省军阀之间又存在矛盾,对这个地区的控制力量比较薄弱。这些都体现出实事求是的精神。

坚持实事求是、敢闯新路,就不能唯上而要唯实。当时湖南省委代表反对毛泽东以井冈山为大本营的思想,要红军脱离根据地毫不犹豫地向湘南发展。毛泽东经过分析,“认为湘南危险,决定不执行省委的意见"。但是,省委代表却利用29团的乡土观念拉其打郴州,结果造成 “八月失败”,致使红军数量上损失约一半。在血的教训中,大家才认识到毛泽东主张的正确性。对当时“左”倾盲动主义者提出的“使小资产变成无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的烧杀政策,毛泽东坚决予以批评和制止,指出烧杀是一种脱离群众的错误政策,反动派的房屋留给群众住不是更好吗?对于工商业者特别是地主兼营工商业者,毛泽东也主张循循善诱地进行政策教育:现在的革命只能打倒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阶级,对这些人只能没收封建剥削部分,商业部分连一个红枣也不能动。毛泽东就是以这种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气概培育起井冈山精神,进而引导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

依靠群众 勇于胜利

红军之所以能在井冈山站稳脚跟并逐渐发展壮大,最根本的就是因为他们始终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与人民群众结下了鱼水之情。上井冈山之初,毛泽东身背斗笠,脚穿草鞋,走遍了整个罗霄山脉,对井冈山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而周密的社会调查,先后写出了《永新调查》、《宁冈调查》,提出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第一,打仗消灭敌人;第二,打土豪筹款子;第三,做群众工作,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1920xx年11月28日,由谭震林担任主席的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此后湘赣边界县级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最多时达到6个。农民们最关心的是关系到他们根本利益的土地问题。因此,1920xx年5月至17月,边界各县掀起了全面分田的高潮,毛泽东还亲自帮助农民写分田牌。农民们欣喜地看到:毛泽东走到哪里,土豪打到哪里,田地分到哪里。“民众在打土豪后相信毛司令,在分田地后相信党相信苏维埃”,他们从事实中认识到党和红军是为他们的利益而奋斗,就全力支持红军和根据地的斗争。

要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必须有严明的纪律。还是在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时,毛泽东就在荆竹山针对少数人的违纪问题颁布了三大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群众一个红薯;第三打土豪要归公。一位熟悉井冈山历史的中央领导曾向人们解读了这“三大纪律”更深的内涵:第一条是政治纪律,第二条是群众工作纪律,第三条是经济纪律。1920xx年4月初,毛泽东在桂东县沙田圩又宣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大纪律第一、三不变,第二改为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六项注意是: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它成为后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基本内容。宣布后毛泽东又说,军民关系要搞好,部队纪律非严格遵守不可,否则就要打败仗。红军正是靠严明的纪律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正如群众在歌谣中所唱道:“毛委员部队纪律明,到处受欢迎。”

红军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战,井冈山人民就把革命当作自己的生命和无上光荣的旗帜。i920xx年10月至1920xx年1月,在井冈山红军与敌人大小近百次、平均数天一次的战斗中,人民群众纷纷为红军送茶送饭、站岗放哨、捕捉敌情、参加战斗、慰问战士、护理伤员,有力地保证了红军连续粉碎江西敌人的4次“进剿”、湘赣两省敌军的3次“会剿”,取得重大胜利。如,6月的龙源口战斗,歼敌一个团,击溃两个团,缴枪1000多支。井冈山流传着一首歌谣称颂龙源口大捷:“毛委员领兵在井冈,红军力量坚又强。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支‘羊’(指江西军阀杨池生、杨如轩)。”

1920xx年1月初,为了解决红军给养、以“围魏救赵”战略粉碎敌人的第三次“会剿”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向赣南发展革命地盘,由彭德怀等率红五军700余人和800余名红军伤病员留守井冈山。红四军出发时虽然不打算惊动当地的老乡,但还是有许多人在清晨冒着凛冽的山风前来送行,后来一首《十送红军》的民歌非常形象地描写了当时军民两依依的情景。红四军走后,敌人以比红五军多三四十倍的兵力进攻井冈山,红五军终因寡不敌众,被迫突围,井冈山失守。随后,国民党军队对井冈山人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烧杀,从下庄至荆竹山50余里的所有民房尽为灰烬,仅毛泽东居住过的大井村就有三分之二的人口被杀害,毛泽东的旧居被烧得只剩了一堵弹痕累累的残墙。敌人走后,老乡用蓑衣、斗笠将这堵墙小心翼翼地遮起来,他们说,毛委员总有一天会回来的。1920xx年4月底,彭德怀率红五军回师井冈山,收复失地。当看到井冈山一片焦土的惨景,彭德怀不禁潸然泪下。在部队给养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他代表前委在茨坪的北桥向井冈山百姓每人发了一块银元,帮助他们重建家园,井冈山人民心里激动万分、一片温暖。

艰苦奋斗 自力更生

井冈山斗争时期,国民党军队不仅在军事上“围剿”,而且在经济上严密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困死在井冈山。如毛泽东所说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必需品,无时不在十分缺乏和昂贵之中,有时真是到了极度。为了解决红军给养,安定群众生活,巩固红色政权,边界党组织领导根据地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进行了有效的经济斗争和经济建设。

保证大家有饭吃是头等大事。土地革命后,广大农民群众激发了生产热情,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1920xx年根据地普遍获得粮食大丰收。为了储备充足的粮食,1920xx年冬井冈山军民还到宁冈、永新等产粮县挑粮上山。边界党和政府还因陋就简,创办了修械厂、军械厂、被服厂、印刷厂等军需工厂。为了解决食盐缺乏的困难,根据地军民用房屋等老墙上的土取下来熬硝盐,以代替食盐。红军医院设备简陋、药材缺乏,医护人员就自己上山砍竹子,自制了竹镊子、竹软膏刀、竹药筒等,还上山采集中草药,自己动手配制中药,用来治疗伤病员。

毛泽东、朱德等领导同志带头艰苦奋斗,经常参加运粮,留下了“毛委员背粮过黄洋界”和“朱德的扁担”等动人的故事。毛泽东在1920xx年11月25日写给中央的报告中说:“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从军长到伙夫,除了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发零用钱,两角即一律两角,四角即一律四角。因此士兵也不怨恨什么人。”“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香。”这既是当时红军生活的真实写照,又生动地反映了红军官兵的革命乐观精神。正因为有了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井冈山军民才不被任何艰难困苦所吓倒。

往事如烟,岁月如歌。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不仅为中国革命造就了朱德、彭德怀、陈毅、罗荣桓等功勋卓著的元帅和40多名战功赫赫的将军,而且为世世代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像20xx年8月28日至9月1日在江西考察时强调的那样:结合时代的发展,结合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的变化,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践,让井冈山精神大力发扬起来,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

标签:最新 实事求是 敢闯 新路 九篇 大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