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初中地理学科教案设计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设计篇一
1.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2.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通过对地球形态认识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对事情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教学重点
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难点
地球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方法
谈话法和讲授法。
教学媒体
教学挂图、地球仪和学生用小型地球仪,自制投影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线和经度与东西半球的划分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人类居住和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的形状是个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板书】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读一读”,思考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几个阶段?举出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教师指导】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愈来愈正确。特别是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的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圆形球体。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 计算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少多少千米?如果我们将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么大小,这个差值还有多少?
学生活动:经过计算得出,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少21米,如果缩小到地球仪那么大小时这个差别几乎就看不出来了。因为差别很小,通常人们仍将地球看成圆球体。
【板书】
1 地球是一个十分接近圆球体的不规则球体运用课本的“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赤道半径、极半径,并计算地球的平均半径, 运用地球的赤道半径,计算赤道的周长,它约为4万千米。
2 赤道半径、极半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 我们知道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再来观察地球仪,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而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板书】 二、地球仪----地球的模型
【提问讨论】(1)地球仪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2)地球仪的球面上有那些地理事物?
(3) 在地球仪上找到南北极点。
(4)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
(1) 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旋转轴和球面共同组成。
(2) 球面上绘着地图,地图上标有南北极和经纬度,颜色、符号、文字、表示陆地、 山脉、河流、海洋、湖泊等地理事物。
(3) 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
(4) 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为北极;与北极相反一点为南极。
【板书】 三、地轴和两极
【教师演示】 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指导学生转动自己的小型地球仪,让学生领会“一轴两点” 并领会地球上东西方向的确定。
【板书】 四、经线和纬线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提问:
(1)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的线称为什么线?(经线)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 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称为什么线?(纬线)
(2)观察地球仪,经线和纬线,哪个是半圆,哪个是圆?
(3)所有经线长度是否相等?所有纬线长度是否相等?
(4)纬线自成纬线圈,那么,经线如何组成一个经线圈?
(5) 经线和纬线各指示什么方向?
学生填表:
经 线 纬 线
定 义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圆弧状况 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长 度 每一条经线长度都相等 就半球来说,每一条纬线长度都不相等;就全球来说,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板书】 五、经度和纬度
继续观察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有多少条经线?学生说有无数条。为了区别出每一条经线,人们给经线规定了不同的度数,即经度。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找到0度和180度经线,由0度经线向东西各划分出180度。分别称为东经度和西经度。 观察0度和180度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同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哪一个经线圈穿过的陆地面积大? 哪一个小?(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线组成的经线圈穿过的陆地面积小)。
【教师讲解】 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组成的经线圈,将地球分成东西两个半球。
学生活动:观察地球仪,找到赤道,由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90度,分别成为南纬和北纬。观察课本“低、 中、高纬度的划分”图,说出它们各自所占的纬度范围。根据自己学校所在的纬度,说出它大致位于哪个纬度 带。观察课本“南、北半球的划分”图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图,南、北美洲和南极洲在哪个半球?亚洲主要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哪个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东西半球中哪个半球的海洋面积大?
初中地理学科教案设计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设计篇二
一、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地区的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运用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
课标解读:
1、运用地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首都。记住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2、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并记住澳大利亚气候特征及其分布特点。
3、知道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并运用资料说明澳大利亚生物的独特性及其成因。
4、记住澳大利亚地形的主要特点、主要地形区和河流。
5、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特点,记住其主要出口的农矿产品。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6、运用地图,记住澳大利亚主要城市和人口、城市、交通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重点:(1)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2)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3) 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难点: 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与农牧业、工矿业发展的关系。
二、 过程与方法
学习主题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看以下图片,回答问题:
(1)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被称为活化石的有 、 、 、 等。
(2)登上澳大利亚国徽的是: 和 。
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国家)、
b (国家)、
c 岛、
d 洲、
e 洋、
f 洋。
(2)图中红色粗线为 纬线,这说明a国位于 半球。
(3)从图中可以看出澳大利亚大陆上有 个国家,国名是 。
(4)a国领土包括 大陆、 阿 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
3、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据统计,澳大利亚有植物12000种,其中有9000种是其他大洲所没有的,占植物总数的75%;有鸟类650种,450种是特有的,占鸟类总数的69%。全球有袋类动物150种,南美洲只有几种,大部分都分布在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古老生物种类。在今天看来,他们虽然显得有些原始,但是却成为人类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澳大利亚也因此被誉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这段文字说明,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数量和种类 。
(2)澳大利亚被誉为 。
(3)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
①位置(联系大陆漂移学说)
②自然条件(对比南极大陆) 。
学习主题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澳大利亚的养羊业
在200多年前,澳大利亚没有羊。18世纪后期,欧洲的殖民者随船带到澳大利亚29只绵羊。由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适于绵羊的生长和繁殖,绵羊的数量迅速增加。欧洲殖民者看到了养羊业的大好前景,随后又从西班牙引进了美利奴羊。经过不断选种改良,培育成产毛量高、毛质细长柔软的美利奴新种细毛羊。现在,澳大利亚的绵羊大部分是这种羊。
(1)这段文字说明,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羊的数量多的原因是 自然 条件和人为因素: 挑选优良品种 等,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没有大型的食肉动物。
(2)自然条件一般包括 地形、气候、水文、 等因素。
2、读澳大利亚地形图,回答:
(1)澳大利亚大陆地势 ,地形大致可分为西部 、
中部 、东部 。
(2)中部地势最低处有湖面海拔为-16米的 湖。还有地下水丰富的 盆地,在低处凿井,地下水可以自动流出地面,成为 井,但井水盐度高,不宜作灌溉用水,可作牲畜饮水。
(3)东部有自北向南纵贯的 (山脉)。
(4)全国最大的河流 河,从大分水岭西侧发源,向 注入 洋。
(5)在东北部沿海有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 。
(6)对照课本p74图8.37,回答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①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区,是低矮 的和大面积的 (地形), 丰富,有优良的牧草,没有大型野生食肉动物,因此适合露天围栏放牧,所以这些农牧业区为 带和 带;
②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 (地形)地区,既适合牧羊,又适合发展耕作业,而且二者在时间上不会发生冲突,所以发展混合农业-- 带和 带。
3、关于澳大利亚,读下图回答:
(1)判断下列各图所表示的气候类型,写在图下横线上,并将其代表字母填到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的相应位置
(2)这里气候具有 半环状 分布特点。
(3) 纬线横穿澳大利亚中部,澳大利亚大部分位于 带和 带,南部一小部分位于 带(填温度带)
澳大利亚气候分布
(4)对照课本p74图8.37,回答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①中、北、西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气候 干燥 ,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农牧业生产方式为__粗放_式畜牧业;
②东南部为夏季 高温多雨 ,冬季 温和湿润 的 温带海洋性 气候和 亚热带湿润 气候,南部和西南部是冬季 温和湿润 ,夏季 高温干燥 的 地中海 气候,既适宜发展畜牧业,也适宜耕作业,农业生产方式为 混合 式农牧业。
(5)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经营地带,其他广大地区放养的羊只相对较少,养羊业地区差异大的自然原因是:
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地形较平坦。而南部地区,气候适宜,降水相对于其他地区较为丰富,东南部地区虽然只处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但引水灌溉可以满足其小麦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利用,因此这个地区发展混合农业比较有利,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这里。其他地区大多属于半干旱区,实行的是利用天然草场实行粗放的放牧饲养,低投入低产出。
<
初中地理学科教案设计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设计篇三
教材分析
《地球公转》在七年级已经学过,初中阶段的重点是: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地轴倾斜及由此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变化、四季的形成。
学情分析
1、本班学生优秀生在1/4,中层生占1/2,有1/4的学生成绩不是很理解,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办法,通过组内、组间、师生合作互助交流,解决问题,实现全体学生成绩的提升。
2、七年级学习过的内容,现在有所遗忘,通过复习,温故而知新,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课标考纲要求
1、分别用事实说明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课标)
2、能够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考纲)
3、知道四季更替和五带形成是地球公转造成的;(考纲)
4、懂得比较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考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观看教学视频、动画等,理解地球公转的规律及各种现象的相互关系。
2、熟悉地球公转中的知识点并系统化。
3、分析图形,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播放视频、动画,投屏,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感知,理解抽象理性的地理原理,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2、采用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统筹分配时间,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展示、评价、互助,面向全体学生。
3、投屏包括:平板屏幕投影,平板控制讲台电脑,平板充当移动的实物投影仪,增强教学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角色扮演,培养学生间的团结互助精神,实现学生上的“精准扶困”,引起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地球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及地轴倾斜指向。
2、地球公转过程二分二至点的日期、太阳直射位置及昼夜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1、理解地球公转的规律及各种现象的相互关系。
2、系统化地球公转中的知识点。
3、分析图形、数据,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
教学策略
感性到理性认知法、问题导学复习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原创ppt课件,投屏教学的软硬件,自制教具等。
【学生准备】导学案、地理书、图册等。
【应用的新(相对)技术】
利用路由器(或随身wifi等)及希沃授课助手实现同屏(投屏)教学,用平板电脑或手机无线操作讲台电脑,减少被讲台的束缚,提高效率;把手机或平板电脑屏幕投影到讲台电脑屏幕及白板,打开录像功能,实时拍摄学生答卷或活动过程并同步投影到讲台白板,变成移动实物投影仪。
利用ppt功能创作:太阳直射点移动及昼夜变化的动画,控制歌曲播放时间,ppt中有ppt对象,控制答案显示。
地理功能室应用:白板书写,双屏投影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堂三合一:
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跟岗老师汇报课
斗门区城东中学地理室验收展示课
珠海市初中地理小组合作与现代教学手段优化整合研讨课
总设计意图:
整理加工知识,构建思维线索和知识网络。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根据已经讲过的知识,设置新的问题,给学生提供思考和应用的机会,让学生爱听,加强理解,加深记忆,并能思考应用。疏理系统、整理结构、总结规律、分析联系,相同知识归纳,不同知识重组,相似知识迁移,相关知识联系。
通过小组合作、投屏等教学技能的优化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后练习
课后制作环保教具
教学后记
初中地理学科教案设计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1)了解本区的位置和范围。
(2)记住马达加斯加岛、几内亚湾、索马里半岛(有“非洲之角”称号)、好望角、刚果盆地、维多利亚湖(最大)、乞立马扎罗山(最高)、坦噶尼喀湖(最深)、东非大裂谷。
(3)记住可可、黄金、金刚石与铜的分布及出口国。
(4)掌握本区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
(5)了解本区以高原为主的地形与特殊地形区。
2.智能的培养:
(1)通过读图判断尼罗河的,刚果河的流向,注入的海洋及流经地区的地形特点,初步学会比较分析两条河流的流量特征。
(2)初步学会运用景观图片和有关数据,比较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的气候与景观特点并分析其在非洲分布的规律性。
3.思想教育要求
通过对本区自然环境的学习,使学生明确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学重点:
非洲的地形特征及主要河流、湖泊,东非裂谷带,刚果盆地,海岸线平直;
热带草原气候;
主要矿产及分布区。
教学难点:热带草原气候成因,东非裂谷带和刚果河成因。
教具: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挂图。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读图分析法结合进行。
教学设计:前两节我们学习了北非的自然环境、居民和经济以及主要的国家,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首先请同学们思考西亚和北非地区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人种特征上有什么明显的差异?(北非:白;本区:黑人为主,因此本区又有黑非洲之称)
本区虽然指的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但也包括撒哈拉沙漠的一小部分,即在本区的最北部是撒哈拉沙漠南部的边缘。(边指图边讲解)
下面我们看一下本区的地理位置,13.1图西临大西洋,东岸印度洋。
宣读课文第一段,了解本区是“黑人的故乡”。
二、地形特征:高原,裂谷和盆地。
1.挂非洲地形图,对照读课文地形图,提问:非洲以什么地形为主,判断的根据是什么?
(挂图上是褐色,课文上看,大多地方200—1000m以上,故以高原地形为主)。追问:地势向什么方向倾斜?(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整个非洲大陆的地形以高原为主。在撒哈拉以南,高原的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比北非地势高。
本区东部高原上有一条断裂深陷的东非裂谷带,读东非裂谷带示意图,提问:
裂谷带起于何处,经过哪里?一直延伸到哪里?[南起赞比西河口南,向北纵贯东非高原——跨过赤道——穿过埃塞俄比亚高原——经红海哑喀巴湾,延伸到西亚朗死海附近,长达6000km宽50—80km]。
宣读课文中有关东非裂谷的一段课文,读完后提出4个问题,让同学回忆。
(1)东非裂谷带的形态特征[两岸悬崖壁立,附近有死火山和活火山,裂谷底部湖泊连串,深而狭长,被称为“地球的伤痕”]
(2)在地形图上找出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
维多利亚湖(非洲最大)
坦噶尼喀湖(非洲最深)
(3)裂谷的成因[地壳断裂作用形成的]
(4)课文p29“想一想”并回答。
非洲地形虽然以高原为主,但也有地势较低的盆地——刚果盆地。这个盆地原来是一个面积广大的内陆湖,后来由于地壳上升,刚果河下切湖水外泻而形成盆地。
下面同学们看图,非洲的海岸线比较平直——原因是高原逼近海岸,由于海岸线平直——使得海湾、半岛、岛屿少。
要求同学找出最大的海湾——几内亚湾
非洲最大的岛屿——马达加斯加岛
非洲最大的半岛——索马里半岛和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并读p29“读一读”好望角的得名。
三、炎热多雨的气候
本区有:“热带大陆”之称,为什么?
同学们看13.5图,找出赤道,南北回归线,
1.看到撒哈拉以南大部分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按气候带划分,应属热带。
2.再看一看本区绝大部分年均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上,在20℃以上应属热带,所以本区有“热带大陆”之称。(教师指导启发学生回答)
指导同学读年降水量图13—5,从本区南北两端看起,依次从200mm以下—20000mm以上,那么本区大部分地方降水量为多少?1000mm以上。
再看非洲气候带分布图,明确: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有哪几种气候?[热带沙漠,热带草原,热带雨林地中海式气候]
从图中我们能看出热带雨林气候带,南北两侧的气候带都是南北对称分布的。其中热带草原气候也叫萨瓦那气候,从而我们看出本区以炎热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和萨瓦那气候为主,而北非则以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此外大家看图“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为什么不是热带雨林气候”?[因地势高,气温低]
讲解:从非洲气候带分布图上我们能看出整个非洲的气候以热带草原面积最大,气候特点,是一年明显分为干湿两季。
湿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丰富。
干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稀少
找同学阅读p31课文。
指导看13.7,13.8图
完成p31“想一想”三个题。
四、丰富的矿产资源
根据同学阅读回答:
世界上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南非
世界上出产金刚石最多的国家——扎伊尔
世界上出产铝土最多的国家——几内亚
世界上出产铜矿的重要国家——赞比亚
本区重要的石油输出国——尼日利亚
总结新课,并作练习,宣布下课
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东西临印、大西洋,陆地轮廊平直。
二、地形:以高原为主的地形及特殊地形区
非洲之最:
乞力马扎罗山(最高)维多利亚湖(最大)坦噶尼喀湖(最深)
马达加斯加岛(最大)几内亚湾(最大)索马里半岛(最大)
三、气候:炎热多雨(热带大陆之称)
四、丰富的矿产资源(储量,种类丰富):黄金、金刚石的储量、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南非——黄金金刚石——扎伊尔铝土——几内亚铜矿——赞比亚
板书提纲
第13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高原、裂谷、盆地。
高原为主: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
裂谷:东非裂谷带(南起赞比西河口南——东非高原——赤道——埃塞俄比亚高原——红海——西亚死海附近)
盆地:刚果盆地
另有乞力马扎罗山(最高山)维多利亚湖(最大湖)
坦噶尼喀湖(最深湖)几内亚湾(最大湾)
马达加斯加岛(最大岛)索马里半岛(最大半岛)
三、炎热多雨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面积最大)
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式气候
四、丰富的矿产资源
黄金(南非)
金刚石(扎伊尔)
铝土(几内亚)
初中地理学科教案设计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的
1.了解地势的概念,掌握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基本特点。了解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的影响。
掌握三级阶梯的界线。了解我国近海大陆架的分布。
掌握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2.通过对地势特征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能力。
3.通过对我国地势及地形等知识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面貌的了解,进而激发他们学习中国地形的兴趣和自觉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是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本节难点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
教学方法
讲解法为主。
教具
中国地形图,中国阶梯状示意图的投影片,中国地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当我们了解了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之后,为进一步认识我们的祖国,就该学习我国的自然地理特征。请问,一个地区自然环境由哪些要素组成?(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根据大家在世界地理学习中的经验,说说应该先学习哪个地理要素呢?(地形)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我国的地形情况。
学习新教材
第二章 中国的地形 [板书]
第一节 地形概况 [板书]
[读图练习] 观察分析“中国地形图”,然后沿北纬32°纬线画一幅东西方向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请一同学到前面在黑板上画一幅示意图。
[提问] 通过对地形剖面示意图的分析,说出我国地形高低起伏变化有什么特点?(西部高,东部低,由西向东像阶梯似的一阶一阶地降低的。)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板书]
1.地势的定义: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板书]
[读图练习] 读“我国地势阶梯分布示意图”,结合“中国地形图”说出三级阶梯各自的海拔高度、主要地貌类型及阶梯间分界线的山脉名称。(学生回答后,教师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内)。
2.三级阶涕的概况 [板书]
注:括号内为要填写的内容。
[教师讲解] 我国大陆上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东延伸就进人了海洋。这部分被称为大陆架。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用较浅的蓝色表示大陆架。
[读图练习] 读“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大陆架的分布状况。
3.我国近海大陆架的分布[板书]
主要分布在:渤海和黄海的全部海底,东海海底的大部分和南海海底的一部分。
[过渡] 前面我们从整体上分析了我国地势的总体趋势,下面我们来具体地分析一下我国地形的特点。
二、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板书]
[提问] 什么叫地形?地形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地形是指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具体形态。根据海拔高度和形态大致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五种类型。
[读图练习] 指导学生看“中国地形图”分析我国都有哪些地形类型?(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等各种类型都有。)
1.五种地形齐全 [板书]
[分析示意图] 让学生看课本第12页“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说出哪种地形最多,哪种最少?(山地最多,丘陵最少。)
[教师讲解] 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那么大家再根据“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来分析我国地形类型的组成时,就可以看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说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2.山区面积广大 [板书]
[小结] 地形种类齐全和山区面积广大,是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这种地形特点对我国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3.地形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板书]
[讨论] 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教师归纳] 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等多种经营形式提供了有利条件:广大的山区为我国发展旅游业和采矿业提供了条件。不利方面:平原面积少不利于耕作业和粮食生产的发展;崎岖的山区又使交通不便。
复习巩固
[填图练习] 在“我国地势阶梯分布示意图”的空白图上,填注三级阶梯、主要地形区、阶梯间分界的山脉。
[思考] 根据我国地势的特点,说明我国哪些地区水能资源可能最为丰富,其原因是什么?
教案说明
地形概况一节主要从整体讲述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揭示我国地形分布的基本规律,在全章起着重要整体控制的作用。但是全节知识内容浅显易懂,所以本教案主要采用了指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具体的做法例举说明如下。
1.让学生画出地形剖面图的简化示意图。初看起来,让学生画地形剖面示意图好像过于简单,也不必要。但是真的让学生画时,他还必须花费一定的精力、认真思索才能完成。因为这里需要学生对原剖面图作一次仔细的分析,还要他考虑简化示意图的绘图的方法。通过这样一画,学生对我国三级阶梯的地势分布特点认识更加深刻;同时还提高了他们抽象、概括图象知识的能力,进而有益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2.读图、填表。在学习我国三级阶梯具体特征时,教案中使用了读“我国地势阶梯分布示意图”与“中国地形图”并填注表格的方法。这一方法除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独立学习能力的作用外,还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其一,将示意图与地图结合使用,既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知识,又拓宽和提高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其二,用表格概括、总结学生口述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并提高总结概括知识的能力。
3. 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对于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这一类知识,学生已在世界地理的学习中接触过。所以通过讨论的方法,让他们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是可以获得完整的知识的。
板书设计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地势的概念
2.三级阶梯的概况
3.我国近海大陆架的分布
4.我国地势对降水、河流的影响
二、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五种地形齐全
2.山区面积广大
3.对农业生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