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和弥补上级失误的方式要适当
世上本没有圣人。作为上级,工作中出现失误总是难免的。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个领导者,面临这种情况时,既不能为讨上级欢心,投其所好,助其蔓延;也不能怕上级不高兴,沉默不语,而应当及时指出,使失误尽快得到纠正,这样才能减少本集体的损失。否则,错误的决策、计划蔓延发展,总有一天不仅要祸及组织,而且会祸及自身。同时,还应该提倡“补台”精神,帮助上级弥补缺陷,而不应该站在旁边看笑话,甚至讽刺、挖苦自己的上级,造成上下级关系的紧张和冷漠。
值得注意的是,现实工作中指出上级的错误不一定非要用逆耳之言。如果能够采取“以迂为直”的战术,走走迂回路线,收到的效果往往更好。通常情况下,以下几点应该加以注意。
(1)众人面前给上级留面子。
人人都爱面子,这也是维护自尊,渴望别人尊重的需要,是人的自重的表示。在中国更有“面子学”之说。所以,同样也是人的上级也会有面子的问题。如果为了指出上级的错误或失误,不注意方式,使他感到丢了面子,他不仅不会改正,还会固执己见,决不退让。因为,在这种情形下,人们考虑的不是问题的对与否,而是尽力维护自己的观点。人们觉得面临的是对自我的进攻,而不是对客观认识的分歧,这样他的侧重点就是抵制进攻和伺机反击。他会采取针锋相对的办法使对方也感到难堪。
现实工作中,在很多上级的眼里,如果自己的下级在公共场合使自己下不来台,丢了面子,那么这个下属肯定是对自己抱有敌意或成见,甚至是有组织、有预谋地公开发难。无论你是喜欢他的人,或不喜欢他的人,在公开场合不给上级留面子的结果就是,上级要么给予以牙还牙的回击,通过行使权力来找回面子,要么就怀恨在心,留待秋后算账。这种结果,自然是任何一个下级在提出批评和意见时所不愿看到的,也往往违背了他的初衷。
其实,上级十分注意自己在公开场合,尤其是在其他领导和众多下属在场时的形象,这不仅仅是因为有文化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更在于上级从行使权力的角度出发,维护自己的权威的需要。这种需要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变得愈发强烈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下级的意见使上级感到难堪,即使他是出于善意,即使他“对事不对人”,但其结果却必然是一样的:使上级的威信受到损害,自尊受到伤害。权威受到挑战,行使权力的效能便会大打折扣,它影响着上级在今后的决策、执行、监督等各个方面的决定权和影响力。因为权力的效能是以服从为前提的,没有服从,权力就会空有其名。
因此,如果上级当众受到下级的伤害,丢了面子,即使当场不便发作,日后也会记恨在心,甚至伺机报复。因为如果不这样,他自己会认为就有可能还会有其他下级的当庭责难。
那么,如何给上级留面子呢?
首先,要表明你对领导是善意的,是出于对领导的关心和爱护,是为了帮助领导做好工作,这样,他才能够理智地分析你的看法。其次,要表明你是尊重领导的,服从他的权威。你的意见并不意味着你在指责他,相反,你是在为工作着想。再次,给自己留下余地。留有余地,会使下级能够做到进退自如,一旦所提意见并不恰当,还会有替自己找回面子的可能。
(2)以请教方式提出意见。
实践经验表明,以请教的方式提出建议更易为上级所接受。因为请教是一种低姿态,它的潜在含义是,尊重上级的权威,承认领导的优先地位。这就是说,下级在提出建议之前,已经仔细研究过上级的方案和计划,是以认真、公正的态度来对待上级的思想的。因而,下级的建议是在尊重上级自己的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上级观点的有益补充。这种印象无疑会使上级感到安慰,从而减少或消除对下级进言的敌意。当然,这其中还有每个人都存在的成就感在起着作用。
请教的姿态,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更有内容上的意义。有经验的说服者,常常事先了解一些对方的情况,并善于利用这些情况,作为“立足点”,然后,在与对方的接触中,首先求同,随着共同的东西的增多,双方也就会越来越熟悉,越来越能感到心理上的亲近,从而消除疑虑和戒心,使对方更容易相信和接受你的观点和建议。更为重要的是,当你用诚恳的态度来进行彼此的沟通时,请教还会增强上级对下属的信任感。
因此,下级在提出建议之前,先请教一下自己的上级,就是要寻找谈话的共同点,建立彼此相容的心理基础。如果你提的是补充性建议,那就要首先从明确肯定上级的大框架开始,提出你的修正意见,作一些枝节性或局部性的改动和补充,以使上级的方案和观点更为完善,更有说服力,更能有效地执行。而如果你提出反对性意见,则一定要注意共同心理的培养,使对方愿意接受你。
只要自己设身处地地从上级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并以充分的事实材料和精当的理论分析作依据,上级一定会心悦诚服地放弃自己的立场,仔细倾听你的建议和看法。在这种情况下,上级是乐意采纳你的意见和建议的。
(3)迂回地表达反对意见。
现实工作中,人们在遭到别人直言不讳的反对,特别是当受到激烈言辞的迎头痛击时,都会产生敌意。下属的直言不讳,往往也能使上级觉得脸上无光,威风扫地,而领导的身份又决定了他非常需要这些东西。因此,很多上级在面对这种局面时,已是别无选择,只有下定决心痛击下级,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威,而其观点的正确与否,已经不重要了。
而迂回地表达反对意见,就可避免直接冲突,减少摩擦,使上级更愿意考虑你的观点,而不被情绪所左右。太多的实践也证明,以间接的途径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更易为人接受。这是因为,间接的方法很容易使自己摆脱其中的各种利害关系,淡化矛盾或转移焦点,从而减少上级的敌意。在心绪平静的情况下,理智自然会占到上风,上级也会认真考虑下级所提的意见。
例如,春秋时期,齐景公放荡无度,喜欢玩雪打猎,并派烛邹来专管看鸟。一天,鸟全都飞跑了,齐景公大怒,要斩烛邹。这时大臣晏子闻讯赶到,他看到齐景公正在气头上,便请求齐景公允许他在众人面前尽数烛邹的罪状,好让他死个明白。齐景公答应了。于是晏子便对着烛邹怒目而视,大声斥责道:“烛邹,你为君管鸟,却把鸟丢了,这是你第一大罪状;你使君王为了几只鸟儿杀人,这是你第二大罪状;你使诸侯听了这件事,责备大王重鸟轻人,这是第三条罪状。以此三罪,你是死有余辜。”说罢,晏子请求景公把烛邹杀掉。此时景公早已听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转怒为愧,挥手说:“不杀,不杀!我已明白你的指教了!”
这个故事就是下级迂回地批评上级领导,表达反对意见并被领导心悦诚服地接受的一个很好的例证。其实,通过迂回的办法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力求使上级改变主张,是十分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