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高校老师的,对本文题目中的前三项内容应该都不陌生。岂止不陌生,连晚上做梦、说梦话一般都与这三项内容有关。一说起这三项内容,高校老师就会马上想到一个词:科研。我相信这个条件反射已经牢固建立起来了。然而,论文、课题、职称与科研的联系只是形式上的,发生实际联系的并不占多数。如果你见到一位油头粉面的老师,听他自己或朋友介绍了他在期刊,尤其是核心期刊上发的一系列学术论文,承担了多少国家级、省级课题,出了多少著作,甚至最终被破格晋升为教授,你马上肃然起敬的话,那么你太冒失了。当然,对于绩效工资,或许他们也很快就会熟悉了。许多高校的工资制度还是以按正常恒定数额发放为主,外加课时费作为奖金这种形式。本来,为了鼓励老师们积极上课,科研与教学并重,高校的课时费是很高的。我读研究生时,母校的课时费标准是:给本科生上课50元/课时,为研究生上课正高职称140元/课时,副高职称100元/课时。我爱人所在学校,当时不分学生级别,不分老师级别,每课时20元左右。由于高校举债扩张,负担加重,有的高校仅一天支付的银行贷款利息就足够购买一辆2.0的帕赛特轿车,因此多数高校在课时费上做了调整,每课时只有几元钱。有的高校正常恒定工资数额较少,课时费高一些,但这种高校并不多见。课时费的调整幅度虽大,但并没有引起震动,因为正常恒定工资数额基本能保证老师们过上比较宽裕的生活,当然你不能拿他们跟富豪比,我只说比较宽裕。课时费调整前后,一个高校老师与领导关系的好坏,都会对其产生影响。课时费高的时候,大家都希望多上课,与领导关系好的老师一般能被安排多上一些课,而课时费低的时候,与领导关系不好的老师一般就不得不接受多上一些课。这并不是高校课程安排的全部,毕竟老师们与负责安排课程的管理人员都不陌生,做得太过头,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所以前述问题只是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存在。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没有看到有哪位老师由于争论课多课少而上访、闹事。但矛盾没有激化不等于没有矛盾。目前负责安排学期课程的管理人员就很头疼,大家不愿意多上课,排课很麻烦。老师的这种心态似乎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不符,或许吧,但在本篇小文里,我不想过多讨论应然的问题,只叙述实然。课时费也算是一种绩效工资,早已试行,并未引起多大的麻烦,原因如前述,老师们都有正常恒定的工资来保底,即便他们对工资数额或许意犹未足,又或许认为并不宽裕,但毕竟养家糊口也能保证了。现在大张旗鼓推行的绩效工资,看来是要对他们最后的蛋糕进行重新切割了,这是否还会如前述,不会引起什么震动,我是不乐观的。高校老师正常恒定工资的数额,因其职称不同,会有很大差异。普通教授与普通助教的工资总数大约差一倍多。特别岗、领取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就更不用说了。高校老师职称评定竞争激烈,矛盾也最多,原因即在于此。因为职称评定而上访、反映问题的情况是很常见的。但矛盾同样没有激化,原因与前述相同,即便最低职称的教师工资,也足够养活两口人,如果依据底层群众的生活标准,养活四口人也有余。然而总是上访,并不是好事,所以高校职称评定越来越“透明、公开、公正、公平”了,越来越程序化了,越来越“科学” 化了。之所以加了很多引号,是因为“透明、公开、公正、公平、科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而不是为了强调这几方面内容。
我做中学老师的时候,评定职称的程序就很“透明、公开、公正、公平、科学”,但老师们依然不满意。在评定职称之前,校领导就先定出打分标准,比如学历占多少分,教龄占多少分,考试成绩占多少分。老师们发现,标准是年年修改的,而根据年年修改的评分标准评定职称的结果,能够顺利晋级的都是校长的亲戚或日常与校长走动频繁的人。“透明、公开、公正、公平、科学”的运作程序,原来照样可以得到有猫腻的结果。当然其他老师有时碰巧与“关系人”条件类似,也有占便宜的。
不过我当时对校长还是很佩服的,因为面对老师们的质问,他敢说:“你们有本事去教育局要名额去,只要要来了,我就把职称给你,决不黑了你的”。事实证明,有老师真地这么要来了,而校长也确实信守承诺了。“要名额”的事,在高校没有听说过。但听说过有些“课题”是要来的。高校高就高在其运作更规范,也有更多手段。既然职称这么被老师们重视,那么就把评判根据放在外部,教学如何是内部的事,且不管他。高校的讲师职称一般是自然晋级,不存在的评的问题。副教授、教授的评定,主要不看教学,对教学的评价主观性太强,易被诟病,所以凭定依据主要是论文、课题。论文掏钱发,课题有要来的,这是否透明、公开、公平、公正、科学与学校无关,至少学校是“透明、公开、公平、公正、科学”的,要告就靠杂志社、课题管理机构去。事实再次证明高校领导的英明神武,没人去告不知在什么地方的杂志社,也没人去课题管理机构的老虎头上拍苍蝇。以上我说的是现实还是无中生有的诬蔑、捏造,看看结果就知道。论文究竟有多少在抄袭,没人知道。因为这些论文很少有人看。北大的某教授讲述了他的一个经历,有一年他写过一篇关于军人转业后不应进入司法机关的文章,打算发在某大报上。该报编辑心里没底,打电话问他,“老张(化姓),你感觉能不能发?”该教授说,“没问题,我以前的学术论文也讲过这方面的问题,没什么反响”。文章发出来,结果炸了锅。不少朋友应该记得这起风波,尤其是学法律的朋友。我之所以未披露该教授与大报的名字,只是不想再给他们添麻烦,并没有别的意思。这位教授最后的感悟是最有意思的,“我没想到出现这个结果,因为我忘记了,我的学术论文没有几个人看。”正是因为没人看,文抄公们才大行其道。
媒体披露出来的论文抄袭纠纷,可以肯定只是冰山一角。我翻看学术论文,常有这样的感觉,有不少只是在重复别人的话,没有新意。一篇学术论文必须有新意,无论观点是正确还是错误,因为在有定论之前,观点本没有正误的。学术论文可以提出一个新问题,不必解答,只要提出来,就应当满足条件了,也可以就别人提出的老问题,给出一个新答案。如果连这两个最低限度的条件也满足不了,还算什么学术论文?可是很不幸,这种论文比比皆是,而期刊的封面却赫然印着“核心期刊”的字样。这种期刊,这种论文,即便不是抄来的,或不是明抄来的,其作用无非是填充高校阅览室,还有什么作用?谈何学术性?经常看到这样鼓舞人心的话,“学术刊物繁花似锦”,我不知道这是“繁花似锦”还是“杂草丛生”?想必不少人也会存在这样的疑问。课题怎样?命运差不多。要来的课题就不说了,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总体来看吧,每年的课题经费拨付从来就没含糊过,课题成果有多少不含糊的?也不是说我们的投资全打了水漂,关键是投入产出比是不是太低了些?对于课题绩效的评估比对教师个人工作绩效的评估要容易得多,但容易工作也没做好。我想我这么说,不会是造谣。论文、课题是评定职称的前提,评定职称是正常工资高低的决定因素,论文、课题的乱象,导致高校职称评定之乱,最后又导致了教师个人正常工资收入的多少决定于在有关行业(如杂志社、课题管理部门)有没有关系,“乱”是普遍联系的,是客观存在的。值得一提的是,论文掏钱就发依然是个误解,在有关系的情况下,一般是掏钱就发,没关系的时候,除了掏钱,文章质量也很重要。这些“乱”的危害当然不止于影响教师工资,更重要的是使社会发展的领头羊学术领域完全丧失领头作用,社会的发展将停滞。这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在上述乱象未得到有效治理的情况下,再进一步推进高校的绩效工资制,效果如何?我依然非常不乐观。我担心,绩效工资制的推行,可能使前述乱象乱上加乱。我想,这一点,应当被充分考虑的。支农论文出处(作者):
关于论文的一点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