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小伙伴们知道吗?今年的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开始啦,不晓得你们都观看了吗?又有哪些感悟的呢?来写写观后感吧!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2022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范文,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2022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范文1
传播中国主流之声
2016年2月19日,“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为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根本遵循,也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胸怀两个大局,把握国之大者。
央视—中央媒体总台,不忘使命担当,始终高举旗帜,把“四个意识”“两个维护”贯彻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央视媒体人用叙事性的镜头语言拍摄现场观众的表情和状态,展现天安门广场的壮阔场面。在技术创新上,使用AI智能拍摄设备捕捉拍摄高速飞行的歼20的近景;首次在气球车、鸽子笼上安装了直播微型摄像机,以全新特殊的视角展示鸽子气球升空的瞬间;在献词环节,使用Trinity无线稳定拍摄设备呈现了30多秒的长镜头;首次实现了空中视角跟随拍摄,以天安门为背景,国旗升到顶的经典镜头。
人民日报新媒体部从年轻人视角寻找策划突破口,创作改编《少年》MV,创作人们喜闻乐见、接地气的作品。短视频的时代已经到来,一方面,《少年》MV围绕十四五所创作,其家国情怀和传播效果双双体现,另一方面,此MV与读者共情,对百年征程的追求,通过特殊的剪辑风格,运用苦难的中国社会故事叙事,让红色故事有言值又有颜值,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挖掘红色故事。在全国两会期间,该作品既有主旋律,让更多青年干部追随信仰,同时又能与青年学子共鸣,传递情感,从多维度增强脚力和眼力,突出时效性。
新媒体技术突破传统媒介的限制呈现出全新的认知和把握世界的角度,新闻工作者传播信息,激浊扬清,靠的就是多元的视角,借助无人机拍摄、传感器采集,VR、AR临场化呈现,大数据抓取等新技术手段,记者拥有了更广阔的视角、更沉浸的场景和更具体的事实,掌握这些新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新闻工作者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层次和能力,进而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在互联网碎片化和移动化的语境下,信息的深度和理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一现实,正确引导网上舆论,更需要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看待问题,碎片化不等于支离破碎,只要我们用正确舆论导向和主流价值去驾驭引领就能形成弘扬主旋律和传播正能量的舆论场。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是一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课,为我们青年学子传播了主流之声。在新时代,在新媒体传播的环境下,认真践行“四力”,是我们新闻舆论工作者更好地完成使命、履行职责地必然要求。四力是作风的体现,媒体融合的脚力体现在新闻信息在网络平台上的实时跟进;眼力需要强调从网上线下构建未来趋势;脑力体现为有思想有积淀的报道从来不会过时;笔力更加强调突出多种报道手段的一体应用。四力既是构成履职本领和业务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本领能力的方法路径。
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这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使命任务,面对信息发布从唯一到之一到渠道之变,传播对象从纸媒到屏媒的用户之变,媒体形态从单一到融合人的跨界之变,必须要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泥腿子厅官高德荣》、《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脱贫攻坚看海雀》、《百年辉煌砥砺初心向复兴》、《风雨无阻向前》、《民生直通车》等新闻报道,是中国大大小小媒体人呕心沥血的创作,他们扎根一线,深入基层,在实践中追寻新闻真相。在宣传思想工作中,只有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才能更好地找到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因此新闻工作者锤炼眼力首先要把握国情、党情和民情,要以中华大地为根基,以世界发展为视域,以科学精神为追求,做到眼中有全局、胸中有情怀、笔下有细节。
目前外宣工作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但是又面临着最大的压力,这正是正确认识对外传播工作的机遇和挑战,准确把握对外传播工作形势和任务的重要遵循。一方面,世界各国都需要更加深度了解中国,“脱贫攻坚、人类命运共同体、疫情防控”等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能够为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推动经济发展,完善全球治理等提供了更多的借鉴,其价值和意义不断凸显。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维护中国形象是必然要求。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联合遏制中国,既搞贸易战又搞舆论战,如中美贸易摩擦、华为事件、污蔑新疆棉事件和病毒实验室论。站在历史的起点上,我们需要认清形式,找准切入点,在基础工作上下功夫,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不断推动对外传播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挺进互联网战场,在创新表达中全力提升融媒报道水平;在传播渠道上,重点加强平台建设;在传播内容上,全力加强可视化传播、互动式传播。
记者行走在中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上、脱贫攻坚的一线、社会治理的前沿,做出了与时代共振地精品佳作,而在技术赋能地媒体融合时代,记者也要深入互联网舆论场,掌握网络传播规律,做好线上社会调查,加强数字时代无形地脚力,在终端随人生、信息为人转地移动社交媒体语境下,社交媒体平台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生活地重要场域,新闻工作者更要走入基层、调查研究、转变语态、创新形态,做出人民满意的好作品。
作为新闻学子,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把握新闻传播规律,胸怀大局,认证学习前辈新闻经验,补齐不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2022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范文2
心中有温度,笔下有力量
2012年8月,我和家人经由雅西高速自驾前往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行驶在这条海拔落差近1600米的“云端上的高速公路”时,我的心情溢于言表。那时的我又怎么会想到,就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阿土列尔村(悬崖村)的村民,他们需要攀爬落差800米的悬崖、越过13级218步藤梯,才能走向外面世界。当我的心情伴随着“云端天路,雅西之最”而腾飞时,他们却不得不面对悬崖峭壁和万丈深渊。
悬崖村村民可能不会想到,在2020年5月,全村搬迁至了昭觉县城的新家,通过发展脐橙、核桃、青花椒等种植业以及旅游产业,人均收入达到9000多元,是5年前的近5倍。对村民来说,这不仅是从山上到县城,而是彻底告别了这面悬崖和此前的生活。这一切,可以追溯到2015年。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决议。当时,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个重要的信息,立马组织全国记者站做了一个名为“军令状”的策划。接到报道任务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四川总站副召集人朱兴建和同事便立刻前往基层进行调研,选择哪里作为脱贫攻坚报道起点和引爆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经过多方调研、认真发现、仔细观察,记者靠着精准的眼力和敏锐的判断力,瞄准了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的阿土列尔村。
为了解最真实的情况,记者踏上前往目的地的道路。800多米的悬崖,5个多小时的攀爬,终于到达悬崖村,而这样的路,悬崖村村民走了无数次。此后的三个月,记者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获取到了非常宝贵的直接经验。明知山无路,偏向山上行,路是人走出来的,有路就有方向。正是记者亲自用双脚走过这样的路,深入调查研究,才为后来的报道奠定基础,明确方向。
三个月的时间,记者获取到了丰富的采访资料,要如何去组织和呈现报道,考验的是记者的脑力和笔力。脑力要求记者多想,不能做事实的简单记录者,而是应该以真挚的情感和睿智的思想透过现象看本质。悬崖村的路只是表象,扶贫脱贫才是悬崖村报道的内涵。节目播出后,悬崖村的报道不仅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2018年,他亲自来到了悬崖村,同当地干部群众在彝家火塘边,共同谋划脱贫攻坚大计。这篇报道带来的影响切实且深远,这篇报答的笔力来自真实,也来自平实;来自真情,也来自鲜活。
从2015年12月到2016年5月节目播出,记者团队五上五下“悬崖村”。他们还走访了多个扶贫相关的政府机关部门,采访了大量相关人士,从海量的素材中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报道样本;他们深入到脱贫攻坚一线,了解贫困的原因和暴露出来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未来的规划。从悬崖村的报道中,我们看到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极度贫困的现实,也看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努力与担当,更看到了职业媒体人的使命和职责以及新闻报道发挥出的力量。记者没有简单地通过悬崖村赤裸裸的现实来揭示贫苦,而是老老实实的深扎下去,通过访真贫、问真苦,用客观报道切实推动了悬崖村的脱贫之路。
在如今在全民皆记者的时代,碎片化传播和快餐化消费大行其道,这更要求职业新闻人去担当起使命和职责。悬崖村脱贫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缩影,也是家国情淋漓尽致的体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记者要用情怀去决定报道的视角和眼界,面对复杂深刻的题材时,用坚定的定力,紧扣事实、挖掘真相。记者要承担起向社会传递理性的声音、提供建设性意见的职责,用笔下的力量传递心中的温度。
2022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范文3
讲好党的故事,记者需要哪些素质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制作发布MV《少年》,3月9日在人民日报客户端首发上线后立即引爆互联网,20_《中国传媒大讲堂》主要围绕MV《少年》的创作历程展开了系列的传媒知识和经验的分享,作为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子之一,我看后颇有感触。
对于那些距离党的发展历史较为久远的当代年轻人,涉及的历史知识丰富理论性,理念性的内容也比较多,主动学习和接受的门槛是比较高的,要贯彻执行好关于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的重要指示,必须围绕年轻人去寻找突破口,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讲故事,才能真正有效地影响到这一群体。
而要制作能够引发共情、传播效果较好的传播内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主流媒体以及媒体记者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媒介融合背景下,针对年轻人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创作这样主题宏大、有重大精神弘扬任务的报道作品,记者做好需要磨练哪些素质,这是此次讲堂对我——一个立志成为记者的传媒学子的主要启示,也就是本篇文章讨论的重点:扎实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从这个课程中我了解到,《少年》团队为了这次创作,一次次的调研学习、反复重新进行填词和制作,由于要照顾到差异性极大的不同群体的情感诉求,通过了一轮轮的头脑风暴,最终才呈现了这个既保留了网络热度,又呈现出符合调性的高品质宣传作品。这给了我很大启发。我们在制作融媒体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强化自身的脚力和眼力。在摆事实、讲故事、陈述观点等等方面,寻求最切合实际的结合点,做到形式和内容上都达到完美的缝合;在这个过程中,增强脚力是新媒体编辑记者工作的前提,就是要增强群众思维,实践思维,践行党的宗旨,坚持实践。
1、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做到走的正
记者必须通过增强脚力和眼力,审慎观察,全面思考问题,最终让作品能够经得起事实的审视以及读者的检验。而增强脑力最重要的就是在脚力和眼力的基础上。对目标受众有清晰的认知,并因地制宜的进行精准传播。
学习教育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尤其需要我们增强眼力。保持定力,观察形势,发现问题,辨别难点,判断风险,不盲目的迎合。更不能失去底线,放弃已有的审美标准,不去降低品质的要求。
2、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
从课程学习中我们了解到,这支记者团队大量阅读了党的历史方面权威书籍和视频影像资料,了解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以及相应事件中重要人物和相关材料,理清“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发展脉络。的确,《少年》MV视频内容纵贯百年历史,涉及众多历史事件和人物,不仅涉及如何挑选素材、把控敏感点,需要编辑具备较强的大局观、历史观。尤其对于党的历史内容要熟悉,还要有较高的理论储备。
而且这次课程中特别提到,编辑记者和专业词作者有着对作品的不同理解以及对党的历史内容理解程度的偏差,这也导致了制作《少年》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出现。的确,要在歌词中体现新时代的新成就,展望十四五,而相关的词语如何有机地融入歌词,专业创作能力和政治素质一样都不能少。做到这一点,对填词者的政治素质要求是极其高的,这也警醒我们,政治素质是政治学习上日积月累的成果,如果光拥有专业技术,而没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是完全不能胜任这类重大主题报道的任务的。
总的来说,在中国我们要做好记者岗位,践行记者使命,讲政治是第一位的,记者工作离不开不止息的政治学习。
3、广泛涉猎专业知识且要技术过硬
前面提到过,编辑记者和专业词作者由于对党的历史内容理解程度的偏差,导致了制作《少年》过程中融合困难的问题出现;另一方面,课程老师表示过于年轻的团队以及平面媒体工作经验的匮乏也让报道存在一些现实的困难。所以作为新一代青年记者,我们必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面对传媒内容呈现形式愈加丰富化、多样化的情况,记者必须广泛涉猎专业知识,MV填词、音频音效制作等等可能运用在传媒作品中的知识都应当适当去涉猎,这样我们才能打造越来越具有独立性的记者团队,作品的磨合自然会减少许多。
同时,课程中强调团队的技术创新手段。利用AI的修复技术来还原历史悠久的影像资料,人民日报记者团队极为重视和运用新技术,由此,技术过硬这点对记者的重要性意义不言而喻。
总的来说,这次课程学习从一个微观的层面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媒体如何讲好党的故事,而作为传媒学子,我们应该更加从自己出发去思考其现实意义,讲好党的故事,未来还需依靠我们新生一代的青年记者力量,每个传媒人都应该秉承这种使命感,为坚持党的领导、弘扬伟大精神以及引导和塑造主流价值观做出贡献。
2022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范文4
“四力”,是信仰,是方向
时隔两年再次强调增强“四力”的重要性,并将面向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要求扩大到整个宣传思想战线。新时代,需要“四力”记者,需要讴歌时代的华彩乐章,需要不负时代的精品力作。这是新时代对新闻记者的必然要求,也是新闻记者成长的必然过程。
成功的报道背后,必然与记者扎根基层的脚力、发现新闻“蓝海”的眼力、对时代命题主动思考的脑力,以及善用镜头说话的笔力分不开。“四力”不仅是对新时代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是记者职业精神的具体体现。20_年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主题为“践行四力,与时代同行”,在观看之后,心中又对“四力”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脚力”是线上线下开展社会调查的基本功,是俯下身段,放下姿态,转变语态,创新形态;“眼力”是提升洞察社会的创新视角,是发现问题、辨识真伪、明辨是非,在提高观察力、发现力上下功夫;“脑力”是用主流价值导向引领时代所趋,真正担负起党的政策主张传播者、时代风云记录者、社会进步推动者、公平正义守望者的神圣使命;“笔力”是夯实基础、努力成为一专多能的“全媒体记者”,做到语言平实、言之有物、实实在在、准确客观。不断增强“四力”让新闻记者坚守主流价值,秉持人文关怀,敢于推陈出新,做到多专多能,既专又全,拿起笔能写,举起话筒能说,端起手机、摄像机能拍,努力成为全媒型人才。
20_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向我们展现了新闻报道一线经验,新闻现场深度观察,新闻精品独家专访,新闻精神时代传承。今年3月9日,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制作发布MV《少年》,把握年轻人接受心理和习惯,“十四五”规划报道相结合、“百年风华正茂”与“开启新征程”相贯通,获得广大网民特别是年轻网民的一致好评。《少年》MV结合年轻网民偏好打造精品,展现百年大党的青春与活力,充分运用新媒体展现红色资源,研究年轻人喜爱的各类“爆款”产品背后蕴含的规律,重视优质网络产品的感染与共情,在技术可视化的基础上用青年人语言讲历史故事,提升情感饱和度,增强社交属性,让人不仅沉浸其中更乐于积极分享。
由新华社创作并获得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英雄无言——95岁老兵张富清的本色人生》是近几年来产生重大影响力的典型人物报道。通过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品主题重大,思想深刻,精准提炼出张富清的初心本色这一精神内核,使其感人形象深深植根于时代的土壤。这篇通讯稿的创作背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而这篇通讯稿正是作为宣传重大典型人物的报道。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背景下,老英雄张富清的感人事迹和英雄形象通过报道得以传播,同时弘扬了坚守初心、不忘本色的社会正能量。新华社的记者们带着感情、敬意与使命,带着责任感、使命感和敬业精神去发现一名被埋在历史中的老英雄,紧密结合当下时代的审美需求,在鲜活的生命体验中涤荡着灵魂,在深切的感知中抒发着对于激情岁月的礼赞,创作出了一部感天动地的精品力作。
中国日报社在2020年8月出品的纪录片《老外看小康中国》向全球受众讲好中国全面小康建设之路,让海外受众也能体会领悟到全面小康的深刻内涵和世界意义。创作团队精选报道对象,运用“寓言故事”讲述方式,从微观视角的小故事切入,展示宏观视角的系统全局,丰富了视频传递的历史背景信息。创作团队查阅大量文献资料,通过多次实地走访调研,挖掘故事背后的典型意义,慢工细活打磨叙事逻辑,探索出一种主旋律外宣的新语态。该片创新主旋律报道外宣范式,发挥中国日报“外”字品牌优势,通过知名外国政要和专家学者观察视角和观点表达,通过宏大的全球视野来展现中国全面小康的世界意义,摆脱“在中国说中国”的局限;在内容层面深入浅出,既有微观生动的基层故事,又有宏观全面的系统观察,故事表达与理念阐述并行,显著降低受众理解难度;灵活运用多种视听手段,现场实拍、动画、人物采访三种形式巧妙穿插,打破时空局限,创新了主旋律纪录片的创作手法。《老外看小康中国》共登上微博热搜话题榜4次,微博开机屏1次、知乎视频热榜3次;总传播量累计破亿,海外社交平台超1000万次,引发大量账号转载转发,中外网民热议,网友对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与原因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白岩松曾说:“新闻是一条注定要长跑的路,一朝一夕不足以改变这个世界;要相信新闻依然有助于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你会是千万推动者中的一员。在中国新闻的历史中,有千千万万名记者奔跑在这条没有终点的长路上。”作为一名新闻学子,“四力”是一种沉甸甸的信仰,也是以后一直要努力的方向。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20_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明的案例告诉我们新闻工作者要坚守“四力”、改革创新,解放思想、勇闯新路,记录这个时代,无愧于这个时代。
2022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范文5
新闻为民,心系百姓
践行四力讲座是更好引导新闻学子认识中国国情、坚定“四个自信”、树立新闻理想、提升专业能力、培养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有本领的新闻传播人才而开设的优秀新闻课程,值得我们新闻学子认真观摩学习。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以下简称大讲堂)第24集的讲述者正是坚持新闻为民的优秀记者,来自浙江日报的浙江省记协副主席俞佳友。本集他为我们分享了作为一名坚守基层传播主阵地的新闻战士所具备的四点要素,同时以自身经历为例分享了如何做一名新闻为民永不停歇的优秀记者这一部分经验心得。
一、保持奔跑姿势,做一名随时准备去现场的新闻战士。他以自己亲身经历为例,阐述新闻记者在工作中也应该坚持“做人要好、做事要好、真心交朋友做他人的知己”,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打磨自己,追随着革命老区的优秀传统,写出来《打靶的日子》这一优秀报道,登上了地方党报的副刊头条,随后在守卫祖国海疆时连夜写出一篇篇反映军旅生活的文稿,先后在《解放日报》等媒体上发表。这一系列举动让他和军事新闻结下不解之缘,立志以实际行动做一名“只要有新闻就去现场,重大事件从不缺席的新闻战士”。
二、新闻为民想办法让老百姓富起来是头等大事。秉持着“心中有阳光,做人有力量”的新年,俞佳友在浙江省2009年的农村工作指导员选拔中脱颖而出。为了贫困的万阜乡能够富起来,他进行了各方面的深入走访,做出针对性的帮扶,例如帮助刘宝兰夫妇租地种菜增加收入,还清债务。面对生活条件落后喝不上自来水等困难,俞佳友冲锋在前,带领村民们团结合作用了仅仅两个月完成了自来水工程。此外,他还帮助村民们解决了教育等方面的一部分困难,村民们都说俞记者是“一个好记者、好领导”。
三、保持人民情怀,拜群众为师,做百姓亲人。以范长江、邹韬奋等前辈为榜样的俞佳友,选择“下基层、接地气、问民生”的方式,离基层越近,与老百姓就越亲,新闻也就越鲜活,越有生命力。回到杭州后的俞佳友组织记者深入基层,坚持在一线发现问题。其中浙江日报推出的《新闻为民,万水千山总是情——看三代新闻人开着佳友民情快车,重访浙西革命老区》成为浙报集团同走新闻路大型融媒体采访的收官之作,荣获了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在视频中可以看到,俞佳友与乡村邮递员叶志清亲切握手交谈,真真正正深入乡村基层进行采访。
四、追溯信仰之源,守好红色根脉,让红色基因融入新闻人的血脉。“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是俞佳友开展“信仰的味道”全媒体大型新闻采访活动时铭记在心的。在这次采访活动中,他去到重庆、广州等城市挖掘共产党宣言背后的故事,推出了多篇长篇系列报道和望道微故事、望道足迹H5等新媒体产品,五位一体同步推送,通过全媒体矩阵展示,获得了不同凡响的反馈和非常大的成功。这说明,好作品之所以有好的反响是因为新闻人所具备的坚定的信仰,响应了时代的号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就会大起来。”观看了本集新闻大讲堂俞佳友的演讲后,保持人民情怀,忠实履行新闻工作从业者的职责使命也是我日后所努力的目标与方向。不忘初心运动脚力,在基层心有担当;练就匠心开动眼力,在现场心有感动;持有恒心发动脑力,在路上心怀时代;胸怀爱心调动笔力,在一线心系百姓,这是我们新闻人所应共勉的。
观看电影《哪吒》观后感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