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男乒屡败欧洲劲敌瑞典男团,连续三届世乒赛与男团冠军无缘,跌入谷底。以蔡振华为首的新教练班子临危受命,对中国男乒展开全方位改造,目标在1995年天津世乒赛重新向冠军发起冲击。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观看《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观后感600字,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篇一:观看《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观后感600字
作为乒乓迷,《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完全唤醒了曾经的记忆!总是梳着光溜溜、油亮亮大背头的蔡振华教练,皮肤黝黑的马文革,个不高,肉乎乎的王涛,秘密武器,蘑菇头不爱说话的怪球手丁松,彼时初出茅庐,青春无敌的孔令辉和刘国梁。95年,全国关注的天津世乒赛,除了比赛本身,那些赛场外的热点和话题。那一年,我即将高考,但是男团决赛那天,我慌称身体不适没上晚自习,早早坐在电视前和爸爸一起看比赛……王涛赢球后一下躺在地上,所有队员欢呼着跑出来,大家都激动地扑倒在王涛身上的场面历历在目……我在电视前也兴奋的边跳边高声大叫“赢了赢了”,泪流满面……中国乒乓男队时隔8年再次夺回斯韦思林杯,那真是当时的大事件,举国欢庆,简直比过年还开心!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讲的就是,中国乒乓男队在邓超饰演的总教练的带领下怎样克服各种困难,从困境中一步步走出,重回巅峰的故事。95年世乒赛的五位虎将,在电影中从外形到性格都一一再现。还有瑞典的几个名将,特别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老对手瓦尔德内尔简直神还原。最出彩的自然是邓超表现的蔡振华教练,在抓住原型特点的基础上,加上邓超的演绎,一个不走寻常路,思路超前,敢想敢干,充满个性、幽默风趣的魔鬼教练,跃然而出!几场比赛的再现,有重点的还原,紧张刺激、牵动人心,我和周围观影的人仿佛真看比赛似的,握紧了拳头,一会叹气一会开心。旁边的爸爸在给儿子科普这是谁那是谁;前排的三个阿姨,也是热烈的时不时讨论着;还有两个在讲弧旋球、削球,直板、横板等等术语,大概是“专业”的吧……第一次这么热闹的看电影,但一点不烦人,大家都被电影中乒乓男队的热血感染着、感动着……真好!
也许因为喜欢乒乓球所以对这部电影有所偏爱,但是,我真得觉得拍得不错。作为“中国”开头的主旋律体育题材电影,没有喊口号、没有硬煽情、没有装腔作势,而是让运动本身去感染观众,以及对中国体育体制、乒乓运动的残酷等方方面面适度的表现,可以说,点面具到,讲了一个可信、感人、励志的好故事。对比去年《中国女排》的遮遮掩掩,这部中国乒乓的故事真实的多、有意思的多!影片的主题曲“这里没人叫喂”也很好听,配上运动员们在海边、长城、雪地里艰苦训练的画面,超级感动!
乒乓是中国的国球,在各种大赛中,我们独孤求败。但每一次胜利,也并不是轻而易举得来的。曾经,我们的男队也跌入谷底。现在和以后,也未必不会遇到强劲的对手。在这片土地上,从小学生到公园的大爷大妈,我们都爱打几下乒乓。到底是因为我们的乒乓运动雄霸世界,大家才热爱这项运动,还是因为大家热衷这项运动,我们的乒乓水平才世界第一呢?或许答案不那么重要,拿起拍子去打两下就明白啦!
篇二:观看《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观后感600字
提起中国乒乓,我们能想到的也许会是“马龙”、“樊振东”、“金牌”、“制霸”这些词汇,而影片副标题“绝地反击”则告诉我们,故事的讲述时间是在中国乒乓以往的那段灰暗岁月。
作为体育片题材,电影抓取了群像视角,并且围绕着以蔡振华为原型的教练(邓超 饰)作为主视角切入。从邓超的视角看来,展现了很多不同于运动员为主体视角的东西,同时也回望了那段中国男乒队的特殊时光。
对手崛起、技术更迭……面临着各种压力的男乒队,该如何走出这样的泥泞关口,是电影主线要讲述的一部分内容。在这持续多年的漫漫长夜里,这位教练临危受命,不愿服输地带领着大家走出阴霾。尽管我们以经历者的角度回望过往,但还是会忍不住为他们担忧——在这么困难的时刻,他们到底是怎样“重返巅峰”的?
这种忧虑能让我们对角色命运产生关心,除此之外,在体育片题材,一场场刺激的比赛永远能调动观众们的情绪,也能牢牢抓住大家的共情。电影也花了些笔墨展示应对比赛的过程,分析战术、训练、调整战略,各种接地气的细节让剧情也显得真实。
《中国乒乓》在比赛呈现方面,也追求着高水准比赛的对抗感。有的比赛即便你知道结果,但还是会提心吊胆地观看着整个过程,在这种状态下,一种极度紧张的悬疑效果也产生了。动作特写的镜头搭配着解说,似乎真的置身于比赛现场一样,周围的观众都看得很投入,部分镜头也会让大家忍不住叫好。
整部电影的完成度不错,观感也很可以。虽然没有经历那个年代,但这部体育片里面的那些热血和情绪,真的可以穿越时空,非常能够共情。
在年初选择这样一部影片,我觉得非常能振奋人心。我总是会被这些运动员努力拼搏的身影所打动——他们登上了巅峰,又再开始新的旅途。
我想大部分观众,在观影结束后,都能从中汲取到一些勇气和力量吧。
篇三:观看《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观后感600字
作为一个乒乓球爱好者和中国乒乓球队支持者,从知道中国乒乓筹拍开始就决定要去看它。
今天下午看完了,没有我想象中的烂,或者说,还挺不错的。
那个时代的真实感是环境音给我的——还有马尔蒂尼和范巴斯滕的意甲如日中天,完全不像现在半死不活的样子。在那时,中国男乒面对老瓦领衔的瑞典队,一度毫无还手之力。
除了对手的先进技术,国际比赛规则的改变也在威胁着中国队。从那个时代开始直到现在,胶水/拍子/球/打法/计分规则……几乎每个与乒乓球比赛相关的元素都进行过针对中国选手打法和优势的改革。国乒能如此长久地延续国际大赛竞争优势——某种程度上——依靠的就是本片中无限放大的“有经验且无私奉献的教练员团体、群体智慧、最勤奋这一民族特质”。
全片印象最深刻的情节是陈文被国家队除名后跟戴指说的那段话,“做运动员太苦了,以后再难也别让小孩儿们去翻跟头了,我下海当老板赚了钱我愿意当那个冤大头,你要多少钱我给多少钱”——这是我认为本片最重要的意义之一,让更多观众看到国乒在荣耀之路上趟过的苦难和必须面对的失败。
体育题材的电影都是大差不差的叙事主线,因为失败所以开始挑战,因为努力所以最终成功。这个框架也大差不差地套在了本片身上,同时又在许多细节上表现出独属于中国体育的特点,比如在国际赛场遭到不公正对待,比如总局领导挂在嘴边的“让百姓怎么看”,比如两位教练为了球队纪律除名自己带的亲徒弟,比如为了更好地针对国外某种打法的选手一部分人只能失去主力资格作为陪练……在我们的举国体制下,我们总是更多地讲集体荣誉和为国争光。这种与运动员的同在感确实能很好地唤起一个中国观众的共情。
在影片之外注意到本片的乒乓球技术指导是马文革,正是我们95年世团赛决赛的二单,白民和的原型。所以我们的国乒已经见证了这么多代优秀的运动员,输过,但没认输过。
【观看《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观后感600字三篇】相关推荐文章:
电视专题片《零容忍》观后感最新 2023观看《零容忍》心得体会
观看《流浪地球》观后感600字五篇
最新阿甘正传电影观后感600字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