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三创精神,投身江苏建设
拓展学生素质,实现跨越发展
今年暑期,我校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和《关于组织开展XX年年江苏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预备通知》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弘扬“三创”精神,投身新江苏建设为主题,共组织院系近100支小分队在内的近60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深入扎实地开展了文化科技卫生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服务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我省“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宏伟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表彰先进,总结经验,我校根据江苏省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XX年年全省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现将我校今年暑期社会实践的情况进行总结如下: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五月上旬开始我校团委就开始策划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首先校团委在五月上旬就开始进行了暑期社会实践的前期调研工作,先后和几个大企业联系实践意向,制定实践策划书,随后起草制定了《常熟理工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社会实践管理办法》、《社会实践评比办法》等,这些都为今年我校社会实践取得圆满成功作下坚实铺垫。
六月份,我校根据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教育厅、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学生联合会《关于组织开展XX年年江苏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预备通知》,认真研究今年社会实践的主题和要求,校党委宣传部、校团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布置暑期社会实践工作。随即,校团委积极展开对社会实践的布置和团队的组建中去。今年校团委为了把“三下乡”活动落到实处而不流于形式,针对学校的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开展了“立项遴选”活动。学生自主申报立项,学校组织现场答辩,对遴选上的小分队给予一千至三千的经费资助。截止六月二十七日,经过专家组仔细遴选,最终遴选出15支校级重点实践团队,各系共组建系级重点团队30个,确定了以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政策宣讲、、科技推广、文化宣传、企业帮扶、医疗服务、义务支教、环境保护、法律援助、社会调查等为内容活动主题。在面上,通过校内广播,主题团日活动,对在籍大学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宣传。使全体学生理解了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激发了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同时,校团委统一下发《大学生社会实践合格证书》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情况表》到在校大学生手中,并提出明确要求,每一位大学生都必须认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明确社会实践的任务。
结论证明:精心策划,认真组织,是今年我校社会实践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发动及时,火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
为了让全体同学进一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我校团委于6月9日晚上在常熟石梅广场策划设计了隆重的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仪式。在启动仪式上,我校团委徐志坚副书记首先讲话。对于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他要求各系“早准备、重规划”,做到切实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组织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到活动中去。随后,学生代表作了发言。然后常熟理工学院副院长陈建华教授讲话,并向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单位代表授牌。接下来,我校有关部门领导以及常熟市有关部门领导向社会实践活动小分队授旗。最后,副院长陈建华教授宣布XX年年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以次为标志,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展开。
1、情系苏北、共建和谐、建设新农村服务篇
为积极响应我省苏北计划和团省委《关于组织大学生报名参加苏北计划的通知》精神,我校已组织选拔优秀大学生参加苏北计划。在今年暑期社会实践中,为体现我校大学生对苏北的关心和对建设苏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支持,我校教育与音乐系和物理与电子科学系各组织一支校级重点小分队赴苏北泗洪县进行有助于苏北计划的社会实践服务活动。
暑假一开始地处淮北苏皖边区的革命老区泗洪县就掀起了一股大学生下乡实践的旋风,常熟理工学院的百名师生远行千里来到该县城市广场和开发区,深入农村小学和农户家庭,为泗洪的父老乡亲送文艺、送科技、送医药。此次百名师生赴泗洪社会实践服务团由常熟理工学院党委书记许霆带队,社会实践服务团活动主要包括“走进西南岗,建设新农村”文化下乡,关心贫困百姓、送医下乡,关爱留守儿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爱国精神,泗洪农村环境生态状况调查,当前农民所面临的问题调查,走进农村、感受生活,走进泗洪——党关心下的新农村调查等活动,还为泗洪人民带去三台精彩的巡回文艺演出。常熟理工学院高度重视此次社会实践项目,为活动走进泗洪西南岗提供了10多万的资金。党委书记许霆表示,了解泗洪,认识社会,接受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本次活动的出发点。学校今年组织了上百个社会实践小分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特别重视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特长组建重点团队,以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从而号召广大大学生积极投身服务新农村建设,把爱国热情和成长成才强烈愿望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行动。
今年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研究部署深入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广泛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国民应当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为弘扬奥运精神,常熟理工学院文明奥运宣讲团“宣讲奥运精神,弘扬文明风尚”活动由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团总支组建,以2009年北京奥运为契机,组织大学生通过宣传板报、图片展、奥运知识读本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面向基层群众大力开展“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奥运理念和奥运精神的宣传活动,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奥运、心系奥运、喜迎奥运的良好氛围,增强广大群众参与奥运、奉献奥运、服务奥运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此次文明奥运宣讲活动取得实效,在常熟地区取得了一定的影响,活动广受社会媒体报道,先后有常熟电台、常熟电视台、常熟日报、天下常熟网、常熟邮政网、常熟体育信息、网苏州体育信息网、中新常熟网、中新苏州网、中新江苏网、搜狐网、中国体育报等十五家新闻媒体对此活动进行了相关报道。
我校组织大学生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专题讲座、文艺演出、宣传板报、图片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摆事实,讲道理,着力宣传党和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各种政策法规。前年,常熟市就出台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办法》,要求市民将垃圾分成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生活装修垃圾和大件废弃物等四类收集,其中装修垃圾和大件废弃物由环卫部门上门有偿收运。然而虽然垃圾桶有了红、绿、黄三种颜色但市民在倒垃圾的时候,还是混乱一片,为此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系深入开展青年志愿者垃圾分类“五进”宣传活动,本次实践活动是由常熟市委宣传部、常熟市共青团委员会以及常熟市建设局主办, 常熟市环卫处和我校生物与食品工程系联合承办。常熟理工学院的5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利用暑期分成10个小组,走上街头,走进机关、工厂,深入社区、家庭,向路人和市民发放倡议书,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宣传。
另外外语系的“洞悉常熟交通,牵系大众心声”宣传小分队,在常熟市开展了以“宣传交通法规,营造和谐社会”为主题的交通宣传活动。信息与控制工程系有一支小分队以常熟市为重点还有盐城市、扬州市、徐州市等部分城市广泛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调查。而且信息与控制工程系还组建了一支校级小分队在张家港市乐余镇围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远离不良文化场所”的主题开展学习“两法”、 “蓝天行”签字宣讲学习活动,向市民和青少年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讲教育活动,乐余电视台对此次活动进行了跟踪报道。
4、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服务篇
我校为发挥了理工院校的专业优势,使大学生能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由机电工程系组建了赴常熟方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养殖水体臭氧消毒设备的试验和改进技术改进服务团和赴常熟平冶机械有限公司的轴承产品零件生产工艺过程的改进实践团,另外还有数学系赴常熟市董浜镇创美工艺有限公司的企业生产检验中的数学方法实践团和艺术设计系的“走进常熟红木雕刻,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团。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贯彻了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大力开发青年人力资源,提高青年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同时也锻炼了我校大学生的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我校大学生朝高技能人才方向发展。
5、关注农村生活与教育篇
我校管理工程系关注贫困地区制定了百户困难家庭帮扶计划,此次计划以调查了解贫困地区居民生活为主,然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除了农村的生活,我校大学生还积极主动的了解农村的教育和医疗现状。由我校教育与音乐系组建的苏南苏北幼儿园师资队伍情况调查分析小分队和人文社会科学系组建的苏北农村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现状调查分析小分队,他们分别对农村的教育和医疗进行调查分析,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一份贡献。
6、倡导绿色环保、创建绿色家园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垃圾越来越多,有时甚至污染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前段时间,太湖水藻问题搞的沸沸扬扬,政府也十分重视太湖的整治。今年,为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我校组建了数支小分队进行宣传。首先,化学与材料工程系以“三湖整治”水质调查为主题的科研调查实践小分队围绕常熟市政府提出的“三湖整治”工程,对尚湖、琴湖、昆承湖三湖进行水质取样,参照国家水质要求标准进行比照,并在实验室进行水质主要标准的分析实验,摸清污染源,在此基础上提出比较全面的防治措施。然后,还有人文社会科学系开展的“常熟名胜古迹焕采行动”,为了保卫常熟旅游景区的卫生,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该“焕采行动队”的成员们冒着炎炎烈日在常熟各大景区向游客们宣传环保知识,制作了大量宣传资料发放给游客并耐心地进行宣讲。他们还在暑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沙家浜等景点作景点导游,展开一系列的志愿者活动。另外他们还进行了“直辖区内商铺信息登记和防火安全检查”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获得了实践单位的一致好评。另外信息与控制工程系还组建了一支“倡导绿色生活、增强环保意识”实践小分队,他们在方塔街街心花园的宣传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7、社会实践反响篇
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弘扬“三创”精神,投身新江苏建设为主题,我校6000名大学生志愿者深入扎实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认识国情,奉献社会,提高素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提高了学生的自身素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获得了较好的人才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投身建设新江苏和实现“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力量。
今年我校的暑期社会实践受到社会各界媒体的关注,《苏州日报》、《江南时报》、《杨子晚报》、《新华日报》、《中国体育报》、《常熟日报》、《常熟理工学院报》、常熟电视台、常熟人民广播电台、乐余电视台、江苏新闻网、天下常熟网、msn中文网、中国江苏网、新华网、名城苏州网、新浪网、常熟新闻网、搜狐网、中新苏州网、苏州体育信息网、江苏共青团网站、省学联网站、江苏省暑期社会实践简报、苏州团市委网站等国家、省、市、县级新闻媒体给予多层面、多方位的追踪报道今年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
1、注重机制创新,突出党建带团建,布置精密,措施得当,要求严格,“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才会有坚强的组织保障。
我校今年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机制上突出党建带团建,为了加强对今年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导,团委在学校的有关会议上作了多次强调,使广大学生进一步明确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各党团总支积极主动地研究制定本单位的活动方案,提前联系实践基地和实践对口单位,在往年社会实践工作的基础上拓展了新形式,增加了新内容,实施了新方法。各系非常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障,为确保今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认真吃透文件,深入调查研究,“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才会有计划有目标。5月上旬,团委根据以往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着手在组织形式、实施方法上寻求突破,并在校党委的指导下创造性的一改往年作风实行社会实践立项制,力求以党建带动团建。6月份校团委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校团委联合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发文,就今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内容、组织形式、实施方法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制定了《常熟理工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社会实践管理办法》、《社会实践评比细则》等为确保“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2、结合专业,务求实效。坚持全员参与,重点突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才会有声有色。
我校今年共组建了45个院系重点小分队,实践内容涉及机床、电子、化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宣讲、市场研究、企业管理研究、企业实践、送文艺下乡等多个方面。这种结合系科专业特点的社会实践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激发了学生学有所用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实践,学生们都表示,在实践中感觉到自己的专业知识还不够,回校后一定要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刻苦钻研,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水平。总体来看,活动重点突出,可以把暑期社会实践做精,从面上来看,坚持全员参与才能够让所有大学生都受到社会实践的锻炼。两个关系必须辩证地处理好,才能达到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地真正要求。
3、及时总结,巩固成果,“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才会进一步扩大影响。
我校通过及时编发暑期社会实践简报、举办暑期社会实践成果交流会、在宣传橱窗推出“三下乡”活动汇报展、交流了“三下乡”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做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工作,巩固“三下乡”活动的成果,进一步扩大了“三下乡”活动的影响,使更多的青年学生从中受到教育。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大力宣传社会实践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才会推进学院的素质教育,也只有进一步扩大社会实践活动影响,才会不断总结出 “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好经验、好做法,探索一些新形式、新思路,从而推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健康地开展下去。更为重要地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所到之处常熟理工学院社会实践地旗帜就在高高飘扬,同学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感觉到做为常熟理工学院地学生更应该维护常熟理工学院地形象,更加宣传常熟理工学院的跨越发展战略,为我们常熟理工学院地发展增光添彩。
四、奋发进取,再创佳绩,社会实践明年更好
如果说大学是社会发展的“母机”,是人才成长的摇篮,是播撒知识的圣地,是实践创新的理想阶段,那么,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丰富的一块“实验田”,是连接大学学习和社会工作的桥梁,更是认识社会坚定创业信心地加速器。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传递好这根“接力棒”,坚持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才能使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越来越大的进步。
回顾过去,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各方面都出现了一些问题。展望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问题:
1、社会实践要坚持体现时代特色
社会实践活动以科学文化知识为桥梁把学校与社会、实践服务和时代需要联系起来,促进了高校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完善发展教学体系。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新天地、大课堂,要组织学生更多的参与体现时代特色,具有典型和积极意义的活动。只有这样,大学生们的视野才能扩大到社会大环境中,才能更深入实际接触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亲身感知、体验、接触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才能学习他们勤劳、淳朴、正直、奉献和高贵品质,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2、社会实践要坚持立足社会需要
社会实践活动受时间、才力、物力等条件限制,因此要从实际出发,立足社会需要。把社会实践活动与为农村经济发展做贡献结合起来。大学生送文化、送科技、送卫生“三下乡”活动之所以能顺利开展,取得成效,是因为它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符合农民的愿望,只有立足社会需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为农村经济发展做贡献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社会实践活动更具生命力。同时,社会实践应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应结合素质教育来开展,让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始终。高校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来促进教育与社会实际的紧密结合,改变以往高等教育只重课堂教学、书本知识,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高校应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社会实践要注重基地建设
随着农民朋友对文化、科技、卫生知识需求的增强,建立稳固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成为把“三下乡”变成“常下乡”的最佳载体。针对基地状况的一些问题,我们在基地的建设中应注重加强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设立实质性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机构,安排专人负责,同时制定相应的措施,选派优秀教师深入基地现场指导学生,并将此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之一。
(2)、明确学校和地方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职责和义务。只有双方各自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并形成书面的协议,才会把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和基地建设作为本单位的一项工作来抓,也只有形成协议,对双方在基地建设中履行职责和义务才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基地建设才能落在实处。
(3)、农民朋友需要的不仅仅是哪一方面的服务,而地方或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全部活动都不可能只与一个专业有关,或只需要懂得一门专业方面知识的人才就能够正常进行。只有加强各专业社会实践之间的合作,走综合服务这条路,才能真正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如此,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才能朝着越来越健康的方向发展,在促进大学生成材和促进地方两个文明建设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4、社会实践要注重创新服务
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和生产力的决定因素,高校具有人才和科研的巨大优势,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选派品学兼优的青年志愿者和科教人员到工厂、农村大力开展科技文化服务活动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一种重要方式。一方面高校师生走向社会,深入农村,深入工厂,提高技术干部及广大农民、工人的文化技术素质;通过推广科技成果,对于工厂改造旧技术和设备、研制新产品,提高质量创名牌,对于建立农村科技火炬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高校通过专利转化、科技攻关、科技承包,能使科学技术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同时高校也直接获得了经济效益,开辟了科研新天地。我国目前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经济改革步伐逐年加快,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会不断地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校将根据这一新形势,不断丰富社会实践工作的形式、内容、方法和手段,注意在求新、求活、求实上下功夫。通过不断地丰富、补充新内容,使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更好地体现时代特色,更具有针对性。
社会实践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我们要不断发挥综合院校优势,抓好配套组队和特色组队,要不断创新实践的内容和形式,适应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要不断深化社会实践的成果,提升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还要不断探索市场介入的有效途径,拓宽社会实践的活动渠道。只有这样,社会实践才能赢得青年的挚爱,社会的关注,才能充满生机,永葆活力。
总之,在团省委和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重视下,在各部门各单位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努力下,今年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做到了主题突出,组织有力、特色鲜明,取得了完满的结果和可喜的成绩,充分发挥了社会实践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机制,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构建和谐社会。
共青团常熟理工学院委员会
二○○七年八月二十日